钒化合物反应合成氮化钒铁的研究

来源 :2016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ravi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与钒的交互作用增加微合金钢中起关键作用的晶粒细化和沉淀强化效果。美国最早开始研究同时含有钒和氮两种元素、又能在生产中方便使用的合金-氮化钒。如钒铁是钢铁第一代钒的添加剂,氮化钒则为第二代钒氮添加剂。然而与钢液密度相比,氮化钒密度偏低,易浮在钢液表面氧化烧损,致使钒的收率降低,其熔化温度又较钒铁高160℃左右,在钢的合金化过程中加入、微调成分时受到限制。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利用超声喷雾热解法,以氯化镍溶液作为前驱体溶液,制备了多孔氧化镍,并将其作为负极材料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通过XRD、SEM、TEM 对NiO 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恒流充放电法对其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 显示,多孔球形NiO 在电流密度为100 mA/g 条件下,第一次放电比电容为941 mAh/g,经过50 次充放电循环后其比容量保持为595 mAh/g,同时,NiO 具
随着储能、电动汽车和电子产品等领域地快速发展,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镍钴铝三元材料因具有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文采用镍钴氨性配位模拟溶液,利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镍钴铝三元材料,为镍钴资源的材料化冶金提供了新的方向。
本文采用水热法,以V2O5 为钒源合成了VOx 纳米微球.采用SEM、FIB、TEM 表征其形貌发现,本文合成的VOx 纳米微球是一种分层的枝状结构,类似一个一个直径约为5 um 的微球组成.主要是由VO2 和具有金属特性的V6O13 两种物相组成,其比表面积高达51 m2/g.
The pitting corrosion retardation performance of ultrasound was investigated at varying ultrasound wave frequencies with varying distance between the test piece and the ultrasound generator to identif
会议
由于容量快速衰减以及倍率性能较差等原因,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Li0.2Mn0.54Ni0.13Co0.13]O2 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以Zn、Mg 为掺杂元素,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了材料Li[Li0.2Mn0.54-x/3Ni0.13-x/3Co0.13-x/3Znx/2Mgx/2]O2(x=0,0.01,0.03,0.05),研究了不同共掺杂量对形貌、结
以纳米硅为原料,通过液相固化与高温热解法,采用多碳相协同包覆纳米硅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酚醛树脂对纳米硅进行预包覆,随后在液相中与石墨烯均匀复合得前躯体,经过热解破碎制备硅碳复合材料。对材料组成、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酚醛树脂热解后可以在纳米硅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碳层,该碳层该表硅表面活性,提高其分散性。
探讨了三种不同加料顺序对共沉淀法制备CoMoO4 前驱体的影响,以此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oMoO4.借助X 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表征所制备的材料的结构和形貌,通过充放电仪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 表明:向钼酸钴溶液中加入硝酸钠制备前驱体、再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CoMoO4 其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082.775 mAh/g,经50 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到60.5%
为了改善硅基材料的循环性能,将硅预先用聚多巴胺包覆,再加入氧化石墨烯,经过高温热解过程,制备得到硅碳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在1A/g 的电流密度下,首次库伦效率为80.3%,经过50 次循环后的可逆容量保持率为55.3%.石墨烯的加入不仅提高了电极的导电性,而且减缓了充放电过程中因硅的体积效应而引起的结构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