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田CO驱的潜力和挑战

来源 :中国石油学会第12届三省一市环渤海浅(滩)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交流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vv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CO<,2>驱是一种高效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利用CO<,2>驱技术可以达到既可降低CO<,2>排放量又可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我国四大海域中有35个油田区块、约90816×10<4>t的原油适于进行CO<,2>驱,而且南海莺─琼盆地丰富的CO<,2>资源(总约196.3×10<8>m<3>)为我国海上油田实施CO<,2>提高采收率技术提供了充足的气源保障,因此,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海上油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海上油田实施CO<,2>驱将面临诸如窜流、腐蚀、集输与注入等方面的问题,建议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并开展风险较小的先导性试验。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钻井井下工程事故是造成钻井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石油钻井施工中,由于受地下客观原因以及钻井设计简单优化、操作不当、钻井液性能差、技术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不时会导致井下工程事故的发生。其中,卡钻事故所占比重最高,尤其是以粘吸卡钻为主。根据资料统计,卡钻事故一般占钻井井下工程事故的70%左右。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准确地判断卡点深度。
窿9井是CNPC一口设计井深为4500m的重点探井,在完井阶段下φ177.8mm尾管时中途遇阻,被迫在井深3668.22m处固井,后采取φ152mm钻头划眼,补下φ101.6mm无接箍尾管、回接φ177.8mm套管固井的补救措施处理,最终使该井得以顺利完成。
本文详细介绍了赵东油田C-39大位移水平井的钻井工艺和技术,包括井身结构设计、井眼轨迹的控制、井壁稳定和井眼清洁、下套管固井工艺和水平段裸眼完井工艺。该井作为渤海湾浅海地区第一口大位移浅定向水平井,它的成功实施,证明了在渤海湾浅海区域(地层较软)进行大位移水平井施工的可行性,而且为渤海湾浅海地区油田的高效开发的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家堡油田是大港油田滩海地区的重点勘探开发区块,做好该区的油层保护工作意义重大。课题组在分析该油田地层特征、完钻井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水泥浆对储层的损害研究,分析研究了保护油气层的固井技术要求,优选了适合该地区的保护油气层的不收缩微膨胀低密度高强度水泥浆体系。本文介绍了相关研究结果。
在K&K油田钻井过程中,最常见的井下复杂是井眼缩径、井壁坍塌和钻头泥包。井眼缩径和井壁坍塌造成起下钻时经常遇阻或遇卡(特别是当钻具组合中带扶正器时)。钻头泥包使得泵压增高,机械钻速变得极低,起钻拔活塞。本文从地层、钻井液、钻井工艺几方面分析了井下复杂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并应用于钻井实践,大大减少了井下复杂情况,提高了钻井速度。
本文介绍了中油阿塞拜疆项目B-1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钻井液性能、事故与复杂等问题,以及在施工时现场采取的一些措施,并总结了下步施工的经验和教训。
GOBUSTAN位于阿塞拜疆东部海岸,距首都巴库约60km,属南里海含油气区,在大地构造分区上位于前苏联南部阿尔卑斯山地向斜系统内的一个巨大的沉降区,阿尔卑斯形变阶段始于始新世末期。下库拉盆地及南里海盆地受张性应力作用而产生坳陷,其上部沉积(包括上新统,第四系沉积)有所增厚,2005年该地区布置了三口探井,由于断层多,地层对比差,施工难度极大,本文介绍该地区井的技术难点分析,钻井中遇到的事故复杂,
DUVANNY 102井是CNODC阿塞拜疆古布斯坦作业公司在DUVANNY气田部署的第一口定向井,位于巴库西南60km,距古布斯坦镇西北5km,是一口评价开发井。钻探目的是评价BALAKHANY V和FASILAⅦ组储层的油气资源,并开发FASILAⅦ组主力气层的天然气及凝析油。地层具有孔隙压力高,塑性泥岩为主,研磨性低、可钻性差易缩径坍塌的特点,产层为砂岩。在FASILAⅦ组主力储层上部有一套
针对夹层小,无夹层或高渗层和低渗层交错存在的稠油井,进入热采注汽的中后期,由于层间矛盾突出,影响注汽效果,需要进行选注时,常规封隔器选注技术对上述三类井无法实施选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投球选注技术的研究与现场试验,目前在辽河油田试验9井次,累计增油2212t,成功率为100%。
目前,海洋石油探明储量较大,稠油所占比例也较大。针对这一情况,海上稠油降粘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海洋稠油开采施工工艺力求简便可行、成本低,因此,提出海洋油田本源微生物采油技术。本源微生物采油技术是通过向油层补气、通气的方法和注入适宜的营养液的营养控制技术,使油层中的本源微生物活性骤增,从而提高油层本源细菌的地球化学活动,增加甲烷和二氧化碳的产量,有效地改善驱油效率的采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