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机构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财务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an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的背景下,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和2007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机构投资者制衡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发现机构投资者的制衡作用越大,企业价值越大。不同股权结构类型下,机构投资者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效果有所不同:在股权制衡型和股权集中型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制衡度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回归结果显著,而且在股权制衡型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制衡对企业价值的提升效果最好;在股权分散型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制衡度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不显著。论文建议逐步消除阻止机构投资者发挥作用的制度缺陷,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增大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缩小机构投资者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差距,改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建议政府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管。
其他文献
公司终极所有权结构差异会引起不同的代理问题,进而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本文认为虽然不同的股权集中度和终极所有权属性会产生不同的代理问题,但是,公司的代理问题最终可归结为控制权人与非控制权人的代理问题。公司的融资决策将沿着控制权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而非效率的原则演进。公司的融资政策是控制权人意志的反映,控制权人的利益最大化是非控制权人利益最大化的前提(约束条件)。控制权人要实现其利益最大化必须将其个人意
运用事件研究方法,本文对限售存量股流通前后投资收益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限售存量股减持流通,投资收益在减持前后有明显的变化:减持前投资者持有即将减持上市公司股票,会取得超额收益,而在股东减持限售股后,持有公司股票会遭受投资损失,而且减持前正的收益率不足以弥补减持后的收益率损失,减持在总体上使投资者价值遭受损失。同时,回归分析表明,减持比例、减持后的剩余持股比例都与投资收益率关系不明显,利
股利政策是西方三大财务决策理论之一,国有企业分红是我国的热点问题,该如何判别国有分红的合理性呢?本文以2002~2006年在沪深两市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企分红、可持续增长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与可持续增长之间正相关但不显著;国企业绩与股利支付率、可持续增长指标之间显著正相关;非国企样本中,这种关系不稳定、不显著。这为国企分红提供了必要的经验证据。
西方的实践表明,管理层持股是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关系问题的重要举措。文章以浙江省42家民营上市公司作样本,实证分析了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经营绩效与管理层持股比例之间存在“区间效应”。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0-11.63%之间时,ROE(净资收益率) 随着MS(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当管理层持股比例在11.63%-35.96%之间时,ROE随MS的增加而上升;当管理层
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经济面临严峻的考验。我国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体,同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诸多原因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但从另一面而言,我们也要乐观的正视金融危机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的一些机遇。我们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使企业走出困境,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国际国内的大环境,分析了此次金融
通过对1997-2006年期间2291家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比例、股权集中度对投资者保护的替代效应研究后发现,国有股权作为弱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替代机制,提高了上市公司应计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我国法律环境不完善的时期,国有股股权起到了监督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而在我国投资者保护较弱的地区,没有形成与之想适应的高股权集中度,并且弱投资者保护地区的高股权集中度提高上市公司应计质量的效果并不明显;另外,
公益性非营利组织以其特有的社会公益性弥补了政府和市场的不足和缺陷,在构建和谐社会、救助受灾群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特殊产权,导致其治理问题一直被广泛关注。文章梳理国内外关于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治理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的核心是财务治理,而其公众产权又与上市公司具有共通之处。因此,参照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我们建立了一个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治理框架。
本文以家族上市公司2005年至2007年的数据为样本,并结合代理理论与当家理论分析了我国家族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的关系。结论表明:创始家族倾向将利润留存于未来发展,为外部投资者谋求更为长远的利益,而减少现金股利的发放;而非创始家族公司将现金股利分配政策视为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创始家族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低于非创始家族上市公司。此外,创始家族持股比例越高,将会更加注
借助于一个关于政府效用的简单模型,本文考察了公司所在地治理环境、公司终极控制人所属政府层级与企业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发现,无论公司中是否存在股权分置现象,股利支付水平总是与公司终极控制人所属政府级别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公司所在地治理环境越好,股利支付水平越高。这一分析结论得到了经验证据的有力支持。此外,借助上述模型,本文还说明了股权分置公司相对于全流通公司为何倾向于发放更多的股利。
文章在回顾国内外高层管理人员薪酬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其成因进行分解发现,独立董事人数、每股收益和资产规模对高管人员薪酬有着正的边际效应,无形资产比例、国有股比例对高管人员薪酬有着负的边际效应。文章分别分析了每一个因素对高管人员薪酬产生不同效应的原因,并提出了对企业建立有效薪酬激励的若干指导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