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与目的:对河南"4.26"60Co源辐射事故受照者进行细胞遗传学随访观察。材料与方法:利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胞质分裂阻断(CB)微核标本,对河南新乡60C
【机 构】
:
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洛阳市环境监测站;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郑州450052;洛阳471000;郑州450052;郑州450052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基金项目】
: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22463007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对河南"4.26"60Co源辐射事故受照者进行细胞遗传学随访观察。材料与方法:利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胞质分裂阻断(CB)微核标本,对河南新乡60Co源辐射事故6例受照者照后1~2年的染色体畸变和CB微核进行分析。结果:受照1~2年后受照者的染色体畸变率已明显下降,受照1年后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仍占有较大比例(40%~60%);受照2年后稳定性染色体畸变高于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例受照者除外,其P<0.01);受照1~2年后染色体总畸变率与受照剂量间仍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r<0.936,P均<0.01);而受照1~2年后多数受照者的CB微核率已降到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随着照后时间推移,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逐渐丢失,稳定性染色体畸变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微核分析不适用于大剂量受照个体远后遗传效应的评价。
其他文献
脉动注浆技术虽已得到了一定应用,但脉动压力下浆液的扩散机制研究则远滞后于工程实践。为了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脉动注浆技术,基于注浆过程中脉动压力持续段流量恒定、压力间隔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有色金属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工作,日益成为重要的系统建设工程。本文主要从当前有色金属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主要手段入手,阐述土壤改良、
综述了土壤中铬的来源,土壤中铬的赋存形式及其提取方法,国内外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动态,探讨了铬污染土壤修复的发展方向,并对现阶段主要的修复技术,诸如客土法、稀释法
为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在水土中的吸附解吸情况,探索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在修复受DBP污染的土壤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平衡吸附法研究了加入HPCD的实验组与对照组中DBP
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容乐观,仅依靠自然恢复已经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寻求高效的土壤修复方法成为当下之重。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土壤修复具有效果好、不会破坏土壤结构、可达到指定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能够将有机物或无机物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治理污染的同时也提供电能,在修复污染环境和生物产电方面有着很好的前景。通过文献
介绍了A lS i10M g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的改进方案及实施效果。
一个理想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包括富集于侵入岩体内的斑岩型矿床、交代碳酸盐岩围岩的矽卡岩型矿床和产于外围沉积岩中的细脉浸染型金矿床以及浅部的中高硫化浅成低
以Al(NO3)3乙醇溶液为电解液,采用阴极微弧放电沉积方法,在TiAl合金表面制备连续的Al2O3薄膜,并对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到样品表面分布着熔融状颗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I类化学性致癌物,AFB1的高暴露是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肝细胞癌(HCC)高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求有效的AFB1暴露水平的检测指标和筛选相应易感人群成为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