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PDN的3G技术在山东省气象系统的应用

来源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ju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山东省气象局3G 系统的建设、安全性对比、各观测台站3G 设备的使用情况、业务运行情况及在移动办公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结果显示该3G 系统运行情况良好,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该系统投入业务运行后,实现了系统的动态备份,保证了实时气象通信业务数据传输的连续,极大地提升了移动办公的效率和便利性,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保证了省局内网的安全.
其他文献
幅员辽阔的中国,地理与气候千差万别,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但大范围持续性灾害天气的出现往往是在特定的天气气候条件下才能发生,让我们回顾一下50 年不遇的极端天气.2008 年初,一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波及到了14 个省份⑴.这次灾害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造成的损失巨大,使得多处交通中断、机场关闭;电力中断;车辆滞留、旅客滞留;煤电告急;通信告急…….其中湖南、湖北
文章讨论平流辐射霜形成的机理——天气背景,霜形成的气象条件以及气象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霜的影响;介绍气象台站霜的观测。最后用二个个例来佐证文章的一些观点。
会议
利用多因子综合评估技术选出20次广西低温雨雪冰冻过程。通过合成分析方法,采用500hPa高度距平关键区来来确定高低压槽脊位置,以此确定造成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天气预报概念模型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得出:广西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天气预报概念模型分三类,具有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特征,同时,副高也比常年同期偏强,偏西。温度场和风场上具有:北方的0℃线从东北向西南伸展,孟加拉湾到高原上0℃线
CINRAD/SA雷达虽有很完善的故障监测功能,当雷达系统出现故障时,可通过RDA计算机上显示的报警信号判断出故障的种类,但要确定故障的具体位置,技术人员还要做大量的工作,还需要亲自动手实际测量,对故障进行分段隔离,最终找到故障点,进行故障排除.本文主要主要从信号处理器控保信号、发射机、接收机、天线伺服电机测速机等关键信号的检测定位雷达故障,适宜不同水平技术保障人员对雷达设备进行组件/元器件级维修
针对2013年7月9日出现在四川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基本反射率、径向速度和垂直风廓线产品判断冷、暖平流以及各个高度层风向和风速的辐合、辐散,从而可以推断降水的生消.通过对此次降水个例的分析,探讨了四川区域性暴雨过程的初期时段、维持时段、减弱时段的三个时段的雷达图像特征,发现在降雨的不同时段径向速度和垂直风廓线图像都有非常明显的特征,为临近天气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超分辨率处理技术有利于提高天气雷达对中尺度气旋和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探测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天气雷达获得更精细的天气过程回波特征.本文把超分辨率技术引入到双极化天气雷达的应用中,在计算双极化基本产品前,首先对IQ数据进行了方位加窗和距离去平均处理.方位加窗后使雷达有效波束宽度降低,从而使方位分辨率得到了提高;距离去平均后,距离分辨率恢复到与发射脉冲宽度匹配,使得比现有雷达基数据的分辨率得到了提高.初步
利用寿光气象站观测资料,在周边半径为100km左右范围内,选取广饶、昌邑、昌乐三个临近站点作为参考站,取1963~2012年的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风速等要素的年值序列,对寿光站进行了观测资料序列区域一致性和均一性分析.采用差值比较和趋势比较两种方法结合参考站对寿光站观测资料序列进行区域一致性分析;均一性分析中,气温和湿度资料,采用差值序列进行检验,降水和风速资料,采用比值序
新一代天气雷达投入业务运用以来,为气象防灾减灾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定量产品要求雷达运行在指标要求苛刻的条件下,才能形成预报服务可信赖的各类产品,但由于速调管使用寿命增加以及外部条件变化等因素,雷达各项指标逐渐会产生变化,直接导致雷达产品质量下降,因此日常维护业务要求定时检查相关指标.发射脉冲包络是日常维护检查重点项目,但传统仪表检测存在一些缺陷,随着虚拟测量技术发展,运用虚拟测量可以在日常维护保障业
新疆北部冬季常多云天气,受地形和植被影响,积雪分布不均,存在积雪分量遥感制图精度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MODIS影像,提出了多级变端元混合像元分解积雪定量反演方法.首先建立研究区影像和参考端元库,考虑区域地貌特征和积雪分布状况,以积雪为核心地类,再对区域影像地类进行从粗到细的逐级划分,各级分类时与积雪相关的地类利用2端元或3端元模型进行混合像元分解,为下一级积雪分量定量提取提供相对纯净
本文就ECMWF、JMA、GFS和T639四种数值模式对2012/13年冬季长江中下游及其邻近地区2m温度的预报性能进行了检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数值模式对该地区2m温度的预报性能有明显的日变化,表现为白天的预报误差比夜间大,并且预报性能随着预报时效增加而逐渐下降;2、数值模式对2m温度的预报性能与地形高度密切相关,平原地区的预报性能优于丘陵山地,更优于高海拔的山区;3、数值模式对浙闽山区和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