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云图的补做方法

来源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2011年业务运行与气象服务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f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星云图是气象卫星观测到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表面特征的图像。通过问题云图补做过程,提出多轨道作业补做的方法。提高应用软件的操作水平。
其他文献
“数字减灾”是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提供了全方位、一体化的决策服务支撑平台。本文从减灾与应急管理需求角度,总结归纳了“数字减灾”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分析了“数字减灾”与“数字地球”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数字减灾”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当前“数字减灾”工程实施的对策意见,并对“数字减灾”建设的战略意义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当前卫星电磁探测技术日益兴起,利用其数据提取地震电离层前兆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针对与常规成像类对地观测数据不同的DEMETER电磁卫星数据特点,建立了高效的DEMETER卫星数据管理系统,开发了基于DEMETER卫星数据的地震事件时空统计可视化软件,以方便高效地开展地震前兆异常信息提取的探索工作。
北京博思科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空间数据管理系统,用于有效地进行空间数据的管理、浏览、处理和发布。本文主要就本系统在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探讨。
收集了浙江省1949年以来有灾情记录的88例热带气旋的风、雨、潮资料以及灾情资料。分析历史灾情统计项目,选取合适的灾情因子,开展了利用投影寻踪方法建立热带气旋灾情评定模型的研究。利用建立的投影寻踪模型计算了浙江成灾热带气旋的灾情指数,并根据灾情指数将灾情划分为5个等级,即特重、严重、较重、一般、轻。同时利用反映热带气旋致灾因子(风、雨、风暴潮)综合强度和影响范围的致灾因子评定模型(另文著述)对灾情
通过总结国内外紧急应对地质灾害的经验教训,提出我国尚处于地质灾害应急防治阶段。描述了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周期的五个阶段,即减轻、响应、恢复、准备和沟通的基本工作要求,重点讨论了地质灾害应急响应过程中的科学技术支撑、社会行为、政府行为和信息发布应关注的主要问题。以重庆武隆“6.5”鸡尾山崩塌灾害为例,采用视滑力分析与数学积分计算方法,得出此次山崩事件主要是由于山体自身结构具备的向外的视滑力逐渐克服其底面
通过对近15年来气象卫星资料制作的全国冬季(当年11月至来年2月)旬积雪覆盖序列图的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青藏高原冬季积雪覆盖时空分布具有以下特点:青藏高原冬季没有大范围季节性稳定积雪区,大部分区域冬季的平均年积雪累计日数不到40天,相当部分地区约20天左右。上世纪末以来,仅1997年度冬季青藏高原出现大范围、长时间持续积雪区,此后各年度冬季积雪覆盖明显少于1997年度冬季,绝大部分冬季年度旬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和卫星资料,分析了2010年8月25日发生在江苏省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大尺度背景条件的分析表明:欧亚中高纬两槽一脊的形势和西太平洋副高的稳定维持是造成这次强天气的大环境。由于中纬度不断有低槽东移活动,槽后小股冷空气和副高西侧的暖湿气流交汇、对峙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静止锋,造成当地的强降水。水汽条件和物理量的分析表明:江苏省低层水汽输送充足,
Becker和Li(1990a)的分裂窗地表温度反演算法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利用AVHRR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的算法。然而根据NOAA-9/AVHRR数据提出的该算法的本地化算法在对其它NOAA卫星的AVHRR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时可能精度受限,因为不同的AVHRR热红外通道在光谱宽度和敏感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其通道4和5的亮温也存在差异。在本文中,针对第二代AVHRR探测器(AVHRR/2,包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利用导航卫星系统探测大气和空间天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随后详细介绍了全球导航定位系统(GPS)在中国气象局的具体工作流程和应用,最后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述了基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探测空间天气的应用构想。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对卫星气象业务系统的时效性、稳定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研究开发基于卫星气象业务需求的并行优化算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效能,是提升卫星气象业务系统高性能高可用能力的必要途径。并行处理的性能与计算机体系结构密切相关,不但取决于CPU,还与系统架构、指令结构、存储部件的存取速度等因素有关。从业务调度和产品算法角度,通过采用分层控制的并行处理模式,即流程级的粗粒度并行,产品作业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