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患者及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干预后PBMC中NF-κB和IL-4/IgE/IFN-γ/IL-12的表达水平.方法:用Bradford法测定核蛋白含量,NF-κBp65ELISA试剂盒检测NF-κBp65活性变化;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IgE/IFN-γ/IL-12的水平.结果:1、AD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BMC中的NF-κB活性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NF-κ
【机 构】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皮肤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特应性皮炎患者及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干预后PBMC中NF-κB和IL-4/IgE/IFN-γ/IL-12的表达水平.方法:用Bradford法测定核蛋白含量,NF-κBp65ELISA试剂盒检测NF-κBp65活性变化;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IgE/IFN-γ/IL-12的水平.结果:1、AD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BMC中的NF-κB活性明显升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NF-κB活性亦增加;IL-4、IgE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IFN-γ、IL-12表达水平显著减少.2、AD患者经BCG-PSN干预后,NF-κB活性显著降低;IFN-γ、IL-12表达明显升高,而IgE表达明显降低,IL-4无显著性变化.3、AD组干预前后NF-κB活性变化量与IFN-γ、IL-12表达水平的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与IL-4、IgE则无显著相关性.结论:1、NF-κB活化在A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其活化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2、AD中存在Th1/Th2失衡,表现为Th2优势应答.3、BCG-PSN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上调IFN-γ、IL-12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以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可能的信号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以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以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对银屑病皮损内γ-干扰素(IFN-γ)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银屑病的治疗机理.方法:随机选择12例正常对照者和13例中重度银屑病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行皮肤活检.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12例正常对照和13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皮损细胞内IFN-γ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银屑病皮损细胞内IFN-γmRN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皮肤中的表达水平(P=0.001)
本文主要探讨了1例难治性巨大型尖锐湿疣合并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病例治疗,本文介绍了该病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梅毒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疾病,也可侵犯内耳.报告1例耳梅毒.患者男性,26岁.因突然性听力下降、耳鸣就诊.听功能检查示感音神经性耳聋,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予以予以青霉素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本文对一例耳梅毒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了介绍。
恶性黑素瘤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2004年美国新确诊的恶性黑素瘤患者有55000例,7900患者死于该病.在美国的男性中皮肤恶性黑素瘤发病在所有肿瘤中列第五,在女性中列第七.恶性黑素瘤好发于浅肤色人种,儿童时期间断的日晒和严重的晒伤、色素性皮损(如雀斑和非典型痣)、家族阳性病史均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和诊断恶性黑素瘤对于预后尤其重要,在我国该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强制戒毒人员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情况.为今后采取针对性的AIDS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调查后,参照国内有关AIDS知识、态度、行为(KAB)调查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结果:373名戒毒者接受调查.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总的正确率72.69%,有关AIDS的传播途径和AIDS的预防方法的回答正确率在95.67%~28.22%之间
阳光中的紫外线尤其是中波紫外线(UVB)的过度照射,会产生高度反应的氧自由基,这是引起皮肤光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寻找天然抗氧化剂一直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发现白藜芦醇(resvetatrol,Res)具有抗氧化、螯合自由基等作用,因此开展试验研究白藜芦醇是否对UVB损伤的人角质形成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目的:检测COX-2蛋白在鳞癌患者皮肤损害组织切片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COX-2蛋白在皮肤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测定皮肤鳞癌组织标本切片和正常人皮肤切片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蛋白表达于鳞癌细胞和其他人体组织细胞的胞质及胞膜上.COX-2蛋白表达在SCC实验组呈高表达状态,与正常对照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COX-2的高表达与皮肤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中氧化酶-2(COX-2)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0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OX-2和PCNA蛋白进行检测.结果:30例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36.7%(11/30),而正常皮肤组织中无COX-2的表达,病例组与对照组组织中COX-2的表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CNA
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一种广泛流行的性传播疾病.已有的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资料表明HPV感染除引起女性生殖道疣外,还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关,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被认为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多重HPV感染、HPV病毒负荷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病变程度及发展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