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炼低碳冷轧用钢低硅控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来源 :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交流与开发协会第四次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h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了利用转炉→LF精炼→CSP工艺生产低碳冷轧用钢增硅的机理,并提出了控制钢水增硅的措施,通过实践,成功开发出冶炼低碳低硅冷轧用钢低硅控制技术,应用该技术以后,使得[Si]≤0.05%的命中率达97.2%。
其他文献
采用ODF分析方法对CSP生产冷轧冲压钢板工艺过程中的织构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低碳冲压钢板在热轧态、冷轧态、退火态的织构分布。结果表明,CSP热轧板织构较分散,冷轧后织构分布由分散向集中转变,织构度增加,但织构度数值较小,罩式退火以后,{001}织构基本消失,Y-纤维织构“取向管道”基本形成,但不够集中,各取向的织构强度不高。此外还讨论了冷轧压下率对CSP生产冷轧钢板退火织构的影响,对钢板不同厚度
马钢在CSP生产线对SPHC和SPHD钢种进行了不同厚度和宽度的混轧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分析,探讨了在CSP生产线不同钢种和规格进行混合轧制的可能性。
通过对深冲级冷轧产品生产过程中平整工艺、产品冲压性能、组织等的分析,研究平整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产品综合性能的措施。
简述电火花打毛机(EDT)的工作原理,比较了电火花打毛机脉冲和电容两种工作模式,简要分析毛化程序中各参数对轧辊表面粗糙度(Ra)、峰值数(Pc)的影响,通过对参数适当的优化获得所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数。
基于马钢RH-KTB,在CFX5.7.1软件平台,建立了RH流场的数值耦合模型,分析了包括钢包、真空室、上升管、下降管的RH全系统的流场状态及其在精炼过程中的变化。在RH吹氩气液两相区的处理上,应用了非均相多相流模型。通过对RH流场的分析,提出了RH真空室内的小环流。
粘结是全氢罩式退火机组不可避免的缺陷,本文对粘结的形成机理做出多方位探讨,并跟据已成形基础理论对粘结的遏制提出解决方案,力求将粘结缺陷的产生率控制在一定范围。
介绍了珠钢电炉-CSP流程的主要设备性能、工艺特点和近期薄规格生产情况。详细论述了通过设备的改进和对钢种成分控制、连铸与加热炉工艺优化以及在热连轧机组的轧制规程等采取一系列控制技术和措施,实现了大批量、高品质的薄规格生产。
针对CSP冷轧板对[C]、[P)、[S]及钢水纯净度的高要求,以及转炉周期难以与CSP连铸周期匹配,本文论述了马钢对转炉冶炼工艺进行优化,开发适合马钢原料条件的吹炼模式,降低出钢[P]、[S]含量,采用炼钢动态控制提高终点命中率,开发全炉役底吹技术降低钢中活度氧,开发出直接出钢工艺,实现转炉周期与CSP连铸周期的良好匹配,2005年供应CSP冷轧板174万吨合格钢水,占CSP钢水总量的73%。
介绍了邯钢在BOF→LF→CSP生产冷轧用低碳铝镇静钢时采取的相应攻关措施及生产工艺技术,着重介绍了在钢的化学成份、夹杂、组织性能及钢板表面质量等控制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满足了邯钢冷轧生产的要求。
阐述了邯钢围绕提升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所组织实施的一系列技术开发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提高了生产能力,同时也大大改善了热轧带钢的实物质量,满足了产品后续加工处理、尤其是冷轧用料的技术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