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钝化太安薄膜的机械感度、爆轰波传播的临界厚度和爆速进行了试验研究.测试了钝感剂石蜡添加量与钝化太安薄膜摩擦感度的关系,并根据薄膜的微观结构说明了钝感剂的钝化作用.通过钝化太安薄膜爆轰波传播临界尺寸的测定结果,说明了炸药薄膜使爆炸元件微型化的同时保持了炸药原有的功能.利用多路光纤测速法测得了钝化太安薄膜在有约束沟槽中的爆速.
【机 构】
: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钝化太安薄膜的机械感度、爆轰波传播的临界厚度和爆速进行了试验研究.测试了钝感剂石蜡添加量与钝化太安薄膜摩擦感度的关系,并根据薄膜的微观结构说明了钝感剂的钝化作用.通过钝化太安薄膜爆轰波传播临界尺寸的测定结果,说明了炸药薄膜使爆炸元件微型化的同时保持了炸药原有的功能.利用多路光纤测速法测得了钝化太安薄膜在有约束沟槽中的爆速.
其他文献
用氩离子激光器以及装有光学扩大装置的高速摄像机,拍摄了铁粉云中上下方向传播火焰和火焰附近微粒子的运动状态.通过对图像进行解析,得到了上下方向传播火焰附近微粒子的运动速度分布规律.进而,根据微粒子的速度分布规律推算了火焰附近粒子密度的分布规律.
基于多热点点火及离散爆轰思想,进行了小药量无约束空间三组元混合燃料的一次起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少量高能炸药的加入有助于提高混合燃料整体爆炸效果;含有环氧丙烷的液固混合燃料的爆炸场超压存在一个增长→衰减的过程,且具有非常相似的压力场分布.二元固态混合燃料的爆炸场超压和TNT集中药包一样随距离的增加持续衰减,但在相同的质量下,其超压比相应的TNT高得多.多元混合燃料多热点点火过程中的热点分布不均匀;
采用具有像增强功能的ICCD光谱探测系统,自行研制了光电转换器将光触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来外触发DG
535数字延迟发生器,测量系统的时间同步由DG535控制,测量了环氧丙烷爆燃转爆轰(DDT)过程的曝光时间为2μs的发射光谱.光谱采集于爆炸激波管的三个不同侧窗和一个端窗.测量结果显示了环氧丙烷DDT过程的光辐射特性.在所测光谱中,观察到了CH、C和CHO的辐射谱带带头CH(431.42nm)C(4
分析了煤矿矿井可燃气体发生爆炸的原因,利用里·卡特里尔准则对矿井火区可燃性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进行了计算,根据爆炸极限分析了火区封闭后可燃气体爆炸的危险性,研究了各种燃烧及爆炸的抑制技术的特点.结果表明,采用凝胶注入法可有效的降低煤体温度,减缓煤氧复合反应,降低火区封闭后爆炸的危险,封闭火区启封快,抑制燃烧、爆炸效果好.
从细观角度详细研究了瓦斯爆炸火焰内部流场的细微结构,实验表明火焰温升主要发生在火焰前部较窄的主反应区内.并且传统上认为火焰内部化学主反应区的厚度为10~10m,而在本文中实验表明,瓦斯爆炸火焰内部化学主反应区的厚度为10m.
总结了各种常规的静态气相爆炸极限测试装置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不足;说明了DBZ-I型所相动态爆炸极限测试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主要优点;根据该装置对若干种可燃气体的测试结果,研究和讨论了气相动态爆炸极限的有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气相动力爆炸极限及相关问题很有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通过高速纹影图像从细观角度详细研究了障碍物对管道内瓦斯爆炸火焰细微结构的影响,以及火焰加速机理.通过实验表明,火焰内部流场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且不同传播条件下分形维数不同.障碍物的存在增大了火焰前锋与火焰内部流场的分形维数,提高了火焰前未燃气体以及火焰内部流场的湍流强度,促进火焰加速.分形维数是衡量湍流火焰传播速度以及爆炸强度的有效参数.
对高压、大应变、高应变率情况下,混凝土材料受冲击侵彻本构关系的研究是当今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难题.掌握考虑高压、高应变率相关的材料本构行为,从理论上对混凝土本构破坏模型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基于不可逆热力学的基本原理,运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通过将脆性混凝土可压缩材料应变分解成应变球量和应变偏量,基于Helmholtz自由能导出了一个计及有限变形、体积应力(压力效应)球量、偏应力损伤效应的弹粘
采用低速气炮对高聚物粘结炸药(PBX)试样进行冲击加载,通过控制弹速对试样进行不同程度的损伤,并对损伤试样进行了穿透法超声波测试,同时用快速傅立叶方法进行了频谱分析.通过超声波测试获得了声速、声衰减系数、波谱面积和主频等参数,分析了各参数与冲击损伤的关系.综合考虑速度和振幅的变化,给出了损伤度的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参数可以用来定量评价PBX炸药的冲击损伤程度.
对环氧基玻璃纤维单向增强复合材料(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制成的带预制裂纹的三点弯曲梁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裂纹扩展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利用透射光路进行高速摄影,拍摄到了裂纹扩展的全过程,并观察到了一种新的动态断裂现象.在此基础上,对裂纹扩展速度和路径以及破坏方式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