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绿色建筑设计流程的研究也是绿色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尤其是环境要素在建筑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建筑师面临处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也是将来建筑业新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对建筑师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流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被动式设计策略的提出和使用,能耗评估环节的增加,能否将节能和气候要素结合到建筑方案设计中等等.集成化绿色建筑设计流程是国内外的专家们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目前面临的障碍所提出的相应的解决的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建筑设计流程的研究也是绿色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尤其是环境要素在建筑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建筑师面临处理一系列新的问题.这也是将来建筑业新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对建筑师的知识结构和工作流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被动式设计策略的提出和使用,能耗评估环节的增加,能否将节能和气候要素结合到建筑方案设计中等等.集成化绿色建筑设计流程是国内外的专家们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目前面临的障碍所提出的相应的解决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对集成式设计方法的要素的整理和分析,利用访谈的方式,对参与绿色建筑项目的建筑师进行调查,找出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其中集成化建筑设计流程中最关键的元素,包括:“在方案设计之前确定节能目标”,“能耗模拟分析辅助建筑设计”,“被动式设计策略优先”等最重要的理念也被详细地讨论和分析。这些结论认为,建筑师是绿色建筑设计的直接执行者,通过改革他们的设计观念和工作方式对绿色建筑行业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在稍后的研究中,笔者将对被动式设计的详细策略进行总结,试图从建筑师的角度来看具体的被动式策略实施的难点和问题。同时寻找被动式设计策略的优秀建筑案例进行流程的调研和分析,试图优化目前中国绿色建筑设计的方式和流程。
其他文献
如今各种科技与技术快速发展,伴随交通活动、城市扩张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更受全球关注.自1997年《京都议定书》制定以来,大量排放CO2的发达国家首当其冲,欧美等国开始认知所谓环境永续型运输系统(EST)之必要性.OECD于1995年开始进行以EST为名的交通系统研究计划,探讨何以因应相异地理状况以及环境样貌之下研拟EST应有之概念,以及政府所主导的EST策略应有之目标,包含经济性之政策制定架构.本文首
The "Character" of every historic site cant be defined only by its form and function, but also by its living background as well as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This paper explains how the weakening of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城市产业与居住的郊区化现象日趋显著.伴随着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城乡结合部吸纳了大量来自中心城区的居民以及外来流动人口,城乡结合部社区结构迅速转变.广州的同德街道,从起初的郊区自然村落发展到城乡结合部的城郊村和城中村,再向城市社区转型,在此演变过程中,其管理体制、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用地结构均发生了较大改变.这是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国家政策与城市规
随着各种计算机可视化模拟技术成熟及跨学科的综合应用,越来越多的辅助设计软件已经被应用到城市规划项目中.同时,伴随全球气候变暖等事件,低碳、生态理念深入人心,人们期望生活的居住区能够获得更多舒适的日照、通风和远离噪声的污染.现在,可以通过计算机可视化模拟,将定性描述的居住区低碳设计策略,通过数字化、图像化科学定量地描绘出来,为创造与自然融合的居住区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提高居住区生态舒适性为目标,以
本文从城市废置地区生态景观再造的角度入手,综合考虑了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因素的潜在要求,提出以补偿性设计思路进行规划和改造,明确补偿性设计的内涵目标,总结出改造的类型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公共游憩空间模式,与购物旅游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具有强烈艺术气息的艺术活动区、文化创意产业区模式,博物馆及展览馆模式,新型居住区模式,新型工业区、教育区、办公区模式等,并归纳出补偿性设计的重要原则,提出建立生态景观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其衍生出的"都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本研究以罗东镇为例透过评估热岛效应强度并透过季节差异分析,对该地区进行微气候环境调查并建立数据库,指认出热岛区域的街廓并拟出降温对应策略,利用生态城市设计的操作观念来达到缓和都市热岛效应之高温现象,以降低空调用电需求,节省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碳之目标。
宜居的理念一直贯穿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从人类出现至今,人们就一直在追求着安全、美好的生活.在国家高度重视城市宜居性建设的背景下,论文简要回顾了当前宜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情况,详细讨论了宜居城市的内涵以及在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演化中宜居理念的体现,进而从城市居住用地与城市居住区两个层面提出宜居城市居住空间建设的建议.论文强调应充分尊重城市居民的居住诉求,对居民进行详细的调查,在剖析城市居住空间发展
随着和谐社会建设与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速,大城市中老旧居住社区面临着社会关系解体与社区文化危机的趋势,如何保护社区既有社会关系网络,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地方政府、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借鉴近年来遗产界出现的遗产新类型"文化线路"的理念,提出社区"文化线路"的概念,以社区文化空间结构的梳理与建构为出发点,试图建立从区域到社区、从社区文化点-社区文化线路-社区整体的系统性更新思维,最后
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发展低碳经济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已有许多地区和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并作出了尝试,其中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在江苏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经济发展一体化加速的形势下,如东县作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中发展海洋工业的核心区域,必须坚持发展低碳经济.本文基于低碳视阈,利用遥
日本集合住宅有着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住宅体系,进入21世纪,日本又发展了SI住宅体系及以框架结构为主、设备管线与其脱离的长期耐用型支撑体体系.本文从住宅体系的发展演变视角,就二战前集合住宅引进的框架剪力墙承重体系、大量供给时期下的剪力墙承重体系、石油危机之后的大跨度剪力墙承重体系、泡沫经济之后的框架和框架剪力墙承重体系进行介绍,并总结各个阶段住宅支撑体系的发展与变化,整理特点及形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