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陆治疗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

来源 :第二届(第21次)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in85281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的水肿等为特征但病因、病理改变、临床经过和预后不尽相同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是肾内科常见病,但是现代医学至今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目前对本病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虽有一定疗效,由于激素毒副作用和易于产生抵抗,依赖性问题的存在,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中药的毒副作用相对较少,是目前肾病综合征治疗研究的新方向.近年来研究表明,采用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取得了明显疗效。因此,积极开展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实验研究,对于探讨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医药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作用及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选用改良后的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观察了商陆粗提物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血清白蛋白、sIL-2R及肾脏组织内NO浓度的影响,旨在探讨商陆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治疗效果及机制,从而为临床应用商陆治疗肾病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现状,探讨了其研究进展,目前认为对RNS治疗,激素配合细胞毒药物治疗仍为西医临床首选。但鉴于激素的副作用不可避免,故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RNS,在减轻激素副反应,以及顺利撤减激素,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且疗效稳定等方面较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有明显的优势,能协同提高疗效。同时,RNS之所以难治,其原因与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中医辩证也有名显的血瘀征象,中医治疗投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的综合征,基本病变是全身弥漫性坏死性小血管炎。过敏性紫癫性肾炎(HSPN)是过敏性紫癫(HSP)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有着很高的发病率,虽然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对本病有肯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严重的副作用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且对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型病人的疗效也不甚满意。笔者通过总结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紫翻性肾炎相关文献,了解到中医药为
MMPs是锌离子依赖性内肽酶,现已发现23种MMPs,称为MMP家族.MMPs及其抑制物是(TIMPs)是调节细胞外基质(ECM)最重要的降解酶系之一。本实验采用5/6肾切除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残余肾组织中MMP-9/TIMP-1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用化瘀通络中药肾络通进行干预,探讨其部分相关的可能机制。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使其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以代谢产物和毒素消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组综合症,其预后较差。对CRY除透析外,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研究资料表明,中医药对CRF的防治已取得一定成绩,随着CRY发病机理等理论的发展,诸多学者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以筛选有效的药物及方法以指导临床,并进一步探究中医药防治
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最终都会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本实验中采用益气除湿,化瘀通络中药对5/6肾切除肾衰大鼠模型进行早期干预性治疗,观察其对尿蛋白、血脂及残余肾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该方延缓肾小球硬化及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其作用途径。
本文探讨了肾疏宁对肝星状细胞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本实验显示,苯那普利含药血清可以直接作用于HK-2发挥抗纤维化作用,苯那普利作为ACEI的代表药物,本研究明确地观察到了在蛋白水平可以通过SMAD通路,起到抗纤维化和对HK-2细胞的保护作用。
近些年来,肾纤维化一直是世界医学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肾纤维化是几乎所有肾脏疾病进展到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通路,及早阻止或延缓肾纤维化对防治终末期肾衰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的大量有关防治肾纤维化的研究多都局限在肾功能衰竭期,而对于肾功能衰竭前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旨在观察临床中药经验方通络保肾复方对行5/6肾切除术后8周的大鼠肾功能、肾脏病理及肾组织FN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防治早期肾脏纤维化的作用
肾间质纤维化是所有肾脏病进行性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是决定10年肾脏存活率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影响程度较肾小球病变的严重程度更为重要诸多因素参与了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程,如细胞外基质细胞产生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细胞外基质转换失衡等。CTGF是一种富含半光氨酸的分泌多肽,是TGF-β下游效应因子,介导促纤维化的作用.MMP-2
肾小球硬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损伤晚期的共同病理特征,是多种肾脏疾病进行性肾功能丧失的最后通路.从形态学来看,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是肾小球硬化的主要特征,ECM的主要成分包括FN、LN、胶原等.FN和LN是细胞外基质中重要的非胶原糖蛋白,在肾小球硬化过程中FN和LN的变化早且明显.近年来,随着对肾小球硬化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ECM在肾功能进行性减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备受关注。减少ECM的
肾小球硬化是绝大多数肾小球疾病进展后期的一种不可逆的组织学改变,是肾小球出现损伤后的终末期共同转归。现代医学抗肾小球硬化的研究和应用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大多数尚处于实验阶段或仅用于肾小球硬化的动物模型。中药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提取物、中药复方防治肾纤维化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显示了中医药在抗肾小球硬化方面的良好前景,本研究根据中医“肾络瘀痹”理论,通过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观察LPS刺激对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