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荒漠珍稀植物艾比湖沙拐枣(Calligonum ebi-nuricum)为材料研究对象,连续两年对其自然种群的开花物候和开花过程中的花部表型变化进行了观察,并运用相对开花振幅、开花强度和开花同步性等开花物候指数研究了开花物候特征.结果 表明:艾比湖沙拐枣在5 月上旬至6 月下旬开花,其种群、个体、同化枝和单花的花期分别历时52~53 d、45~48 d、20~22 d 和4~6 d.
薇甘菊是菊科(Asteraceae)假泽兰属(Mikania)植物,为世界十大有害杂草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入侵地的新环境,薇甘菊呈现出极强的表型可塑性,生长和繁殖的对策明显不同。这种表型可塑性在其成功入侵新环境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表观遗传变异应是其入侵和扩张的驱动力。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湿地盐碱化将越来越严重,湿地生态系统成为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了解湿地植物对气候变化引起的环境波动的响应和适应机制,对于预测湿地植被的动态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表观遗传变异的灵活的可塑性和可遗传性,成为植物应对异质性环境的重要分子机制。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的第三极,在较小范围内海拔变化明显.苔藓植物作为一类结构相对简单的植物、对环境变化敏感.目前有关同一物种的植物形态属性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是如何变化的报道还非常少见.本研究选择在西藏干旱半干旱区广泛分布的丛藓科植物硬叶对齿藓原变种(Didymodon rigidulus Hedwing var.rigidulus)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物种随海拔改变发生的的形态属性变化.
为了筛选出可使黄花苜蓿达到高产的播种量,从而提高牧草种子的产量,大力发展人工草地.本试验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进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五种播量处理(0.45g/行,0.90g/行,1.35g/行,1.80g/行和2.25g/行),各四次重复,通过对黄花苜蓿的种子产量构成因素(分枝数、小花数、花序数、种子数和结荚数)的测量、记录、分析,来评价不同播量下这些参数对种子产量的影响,研究播量对黄花苜蓿种子
植物分子标本在野外采集时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所提取植物总DNA 的品质和总量。理想的分子标本处理方式是使用新鲜材料,低温干燥处理或超低温(如液氮速冻)保存,但这两种方法在野外均不便实施。当前通常采用自然阴干法在野外保存苔藓植物,这样处理过的标本中DNA 容易降解。
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其生态安全和环境质量问题倍受关注。本文调查了淮安市洪泽湖周围地区(包括盱眙县、洪泽区和淮阴区)的藓类植物,采集了藓类标本和分析样品,鉴定出藓类植物9 科14 属18 种。丛藓科为优势科,此外还有青藓科、真藓科、葫芦藓科和绢藓科等。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分析不同生境上森林群落物种分布、多样性和功能性状变化,探究其构建机制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以往的研究往往专注于森林群落的某一组分,很少对整个群落内不同生长型物种进行对比研究。
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是内蒙古草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于2010-2017 年8 月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农牧科学院实验基地进行野外取样,结合室内分析,通过对δ13C 值的测定,对建群种短花针茅水分利用效率的年际动态变化及与载畜率、年降水量、年均温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17 年间,短花针茅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