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联合国把老龄问题确定为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和发展方面的问题,研究老年人自身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如何满足老年人某些特殊需要的问题,而人口老龄化实际上是发展方面的问题,研究的角度更多是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研究,即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在老龄化社会里如何调整社会经济发展、运行机制等宏观经济及社会问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把老龄问题确定为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和发展方面的问题,研究老年人自身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如何满足老年人某些特殊需要的问题,而人口老龄化实际上是发展方面的问题,研究的角度更多是从社会发展方面进行研究,即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在老龄化社会里如何调整社会经济发展、运行机制等宏观经济及社会问题。
其他文献
人口老龄化是今后一段时期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突出的社会问题。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社会早,其老龄工作组织机构模式和成功经验对老龄工作尚在起步探索阶段的中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和中国老龄工作组织机构的现状对比分析,提出加强和整合中国老龄组织机构的一些启示和建议。
针对中国家庭养老的内在机制,西方学者多以“理性经济人”为前提预设来分析解释家庭养老,认为家庭养老属于老年人非正式支持的范畴,代表性理论包括权力和协商论、互助论和合作群体论。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生产方式论、交换论、功能论和文化论。本文着重分析了文化论中较有影响力的“血亲价值论”的论证思路及结论,指出儒家文化圈中所奉行的“个体生命源于父母”的生命来源观是子代对父母生身之恩和养育之恩认定的前提,也
河北省定州市在长达近40年的时间里,坚持倡导“男到女家结婚落户”,改革婚嫁模式。通过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弘扬婚育新风尚。这种婚嫁模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刺激和增强农民群众对女孩的偏好,降低和抑制对男孩的偏好,树立了女儿也能养老的新观念,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有利于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问题。
"大人口"观作为“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一剂良药”被时下政府部门和人口学者广泛使用。本文通过对“大人口”观和“小人口”观的对比来认识“大人口”观的时代背景和内涵,并对“大人口”视野下的人口治理模式即“大机构”或“大平台”、"大政策”、"大服务”做全面考察,最后对“大人口”视野下的“大发展”做理论性探讨。认为:"大人口”观是对传统“小人口”观的超越,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标志着中国人口治理范式的
近30年来,我国的人口发展出现了新的特征,那就是出生性别比的逐渐升高及大范围、长时期高位运行。学界一致认为,该比例的失衡是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长时期互相交织、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介绍过去30年相关的经济社会背景,包括经济的转轨、社会制度与习俗的转变、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人口的转变以及性别选择技术的进步。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我国过去几十年中特定国情的一部分,并且不同程度地对出生性别比的升高产生直接或间接的
从国际范围看,我国是全世界出生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持续严重偏高不仅是新时期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人口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近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虽然初见成效,但并未从根本上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升高的态势,出生人口性别比
人口和计划生育避孕药具专项经费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的组成部分。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避孕药具专项经费的管理、不断完善其管理体制,对于依法保障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获得安全、有效、适宜的计划生育药具,提高避孕药具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保障机制研究启动会议的安排,我们承担了“人口和计划生育避孕药具专项经费使用与管理体制研究”专项调研任务。在此我们在对河南省省级和市级具站
在我国现阶段,能够将经济利益直接渗透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当中,并迅速对生育水平发挥重要作用的途径之一是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而现行的计划生育利导机制多为在实践中探索建立,缺乏理论依据。通过构建计划生育利益博弈并进行经济博弈分析,政府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可以借鉴管理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建立健全“正负强化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双因素型”计划生育利
出生性别此偏高问题的本质属性是直接关涉妇女的出生权、生命权、发展权的人权问题,还需有对其治理的主导性来与对其治理的综合性相配套。将性别平等及性别公正理念融入一切社会公共政策制订及实施的全过程:此乃提高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工作成效的根本途径。
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在衡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中,教育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