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简单的模型--对于调整林业制度关键性的说明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sh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影响我国林业经济绩效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因素是制度因素,因而增加我国森林资源蓄积量最为关键的措施就是调整我国的林业制度。本文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说明。
其他文献
会计作为一信息系统,必须保证其传递的信息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本文对林业会计信息需求及供给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说明林业会计信息领域存在供求矛盾,矛盾的基本形态是供不应求,表现形式是宽型信息需求结构与窄型信息供给结构的矛盾和高质信息需求与低质信息供给的矛盾,最后提出了协调信息供求矛盾的重点在于扩大和优化信息供给。
天然林资源生态、经济效益的测算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却又是一个衡量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本文以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为例,尝试对在2010年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效益进行了核算,以为我国林业政策及其效果的评价提供参考。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效手段。本文以临安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对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状况,以及对林农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收入结构以非农业收入为主,或非木质林产品为主的情况下,生态公益林建设对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明显的正面效应。
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的作用和贡献问题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论文基于国家林业局和北京市的相关统计资料,采用各行业当前最常用的索洛余值法对北京市"八五"、"九五"、"十五"部分期间的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总体测算,结合结果分析从整体上给出了北京市林业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通过数据分析,对全国知名食用菌生产基地庆元县在发展食用菌产业经济与森林资源消长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针对庆元县食用菌产业现状的不足,提出了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应对策略。对我国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借鉴作用。
本文通过对村民自治理论与实践之间巨大差距的分析,指出由于忽视中国各地区之间社会资源拥有量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教条主义地把村民自治实施到不同的地区,从而造成了乡村治理的危机。只有摒弃这种理想化的唯制度论,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制度创新,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好的微观制度基础,促进农村地区的和谐发展。
本文只讨论PFI政策在林业第三产业上的运用,并不是排除它能被运用到融资更有难度的林业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上的可能,而是我个人认为,应该先将PFI在林业产业上的运用试点放在融资以及收益都相对较有优势的第三产业上,通过林业第三产业运用的经验,找出它的优势和劣势,使其能更好地服务林业其他产业,比如:第一产业的营林、造林。
本文提出了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在总结了国外林业发达国家实现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协调发展的实践基础上,从林业循环经济模式、森林认证、完善的政策体系的构建三个方面对实现我国林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大山村试验示范区进行经济的实证分析,得出通过发展林业产业,推动新农村建设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并就此模式发展中的风险和管理模式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广大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临安为例,介绍了其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林业"三定"和临安编制的《林业区划》的基础上,以山区综合开发和非木质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发展方向,通过政策引导促进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培育、林业产业提升、林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并从森林资源数量、结构、质量变化,以及林业发展对林农收入贡献两个方面入手,实证分析了临安林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