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将被动源远震资料与主动源资料联合,利用被动源远震资料的低频特征反演为主动源反演提供初始模型。将这种联合方法应用于岩石圈成像,并通过数值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机 构】
: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春 13002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被动源远震资料与主动源资料联合,利用被动源远震资料的低频特征反演为主动源反演提供初始模型。将这种联合方法应用于岩石圈成像,并通过数值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局华北科学探测台站的远震数据成功的反演出斐济-汤加地区的410km间断面的起伏情况,所得数据前人利用近震所做的数据吻合较好,侧向的深度变化规律与矿物学相变模型所预测的规律有一定的一致性。410km间断面异常升降的区域反映了斐济-汤加俯冲带区域结构的复杂性,同时说明了俯冲带的现象并不能完全用矿物学和热动力学上的模型来完全解释。
本文通过对Watters研究小行星撞击对地幔对流影响中所用模型的改进,使其更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本文将小行星撞击效果视为两种等效效果的叠加:一是热异常,二是陨石地形的回升。本文采用了分层常粘度,并同时考虑了固定和自由滑移两种底部边界情况,对上地幔对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直径1000~2500km的陨石坑会对上地幔对流产生较强的影响,包括一定程度地幔柱的偏移,但不会导致对流格局的重组,而是否会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波相位的界面方位判定方法,指出该方法是基于单极激发、偶极接收的测井仪,同时介绍了该界面方位判定方法的具体判定过程。该方法目前在数值模拟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并提出利用反射横波的相位进行界面方位判定,从理论上来说也是可能的。
本文设计了两个数值模型(模型一、模型二)对煤层厚度与地震属性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对所设计的模型的分析对比,得到以下结论:(1)尽管煤层厚度较薄、沉积特征有差异(煤层合并分叉等),但是其初至对应于煤层的顶界面,可以利用初至确定煤层的顶界面;(2)煤层厚度与属性值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3)可以通过地震属性确定煤层内部构造突变位置及煤体类型变化部位。
本文将分数阶导数应用到粘滞介质理论中的Constant-Q模型中得到一种以空间分数阶偏微分方程描述的模型,并对此模型的性质做了分析。本文分别将推广的伪谱法和双向G算法应用于求解空间分数阶导数,进而求解粘滞声波空间分数阶波动方程,并对多个模型进行正演与分析,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本文利用跨龙门山构造带三条宽频带被动源地震剖面,对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的s波速度结构进行反演。由接收函数反演得到的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的地震速度界面显示:四川盆地属于典型的克拉通地块,速度由上而下不断增加,在地壳和地幔部分都很高,无低速层,莫霍面变化起伏不大,在40~48km变化。
本文利用新发展的第一性计算非谐自由能的方法,详细的研究了非谐效应对后钙钛矿相变的影响。发现在高温下非谐效应减小了钙钛矿相的自由能,但对后钙钛矿相的自由能没什么影响。
本文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具有覆盖层的逆冲地震地表变形特征进行了二维准静态平面应变模拟。计算结果表明:30度逆冲断层当有覆盖层时,地表垂向位移在近端层将明显增大,断层上盘地表将出现鼓包,且位置偏离断层在地表的延长线,水平位移在近端层将明显减小。地表位移均随着距离迅速衰减,并且土包位置与断层在地表投影点距离逐渐变大,基本满足线性关系。
本文将基于构造Hankel矩阵的SVD方法,引入到压制解释脚印的工作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去除解释脚印的同时,能较好地保证地质信息的完整性,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本文首先阐述Laplace-Fourier域全波形反演的基本理论,然后分析该域中全波形反演的特点及阻尼常量与频率的选取策略,最后通过数值算例的对比与分析得到最优的反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