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又称三叶草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是世界性的蔬菜、瓜类和观赏植物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并被许多国家列为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我国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三叶斑潜蝇20世纪80年代末期侵入我国台湾省,对蔬菜生产构成威胁。2006年初在大陆广东省中山市潭洲镇蔬菜种植基地首次发现三叶斑潜蝇为害蔬菜,面积约67余公顷,其中以芹菜受害最重,被害株率达到1
【机 构】
:
浙江省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浙江杭州 310020
【出 处】
:
2008年浙江省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又称三叶草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斑潜蝇属,是世界性的蔬菜、瓜类和观赏植物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并被许多国家列为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我国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三叶斑潜蝇20世纪80年代末期侵入我国台湾省,对蔬菜生产构成威胁。2006年初在大陆广东省中山市潭洲镇蔬菜种植基地首次发现三叶斑潜蝇为害蔬菜,面积约67余公顷,其中以芹菜受害最重,被害株率达到100%.该害虫在叶片潜食,破坏叶绿素或叶肉细胞,削弱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延迟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使作物的产量降低及观赏植物和花卉的美学价值、商品价格降低,严重时导致落叶、落花和发育中的果实被灼伤,甚至导致寄主作物绝收。由于三叶斑潜蝇的为害损失巨大、传播和蔓延的速度很快、防治困难等特点,各级政府对该入侵害虫十分重视。为掌握二叶斑潜蝇在杭州地区的发生、为害情况,自2007年开始,笔者对杭州市主要蔬菜基地进行了调查和鉴定工作,现将调查鉴定结果进行了整理。
其他文献
2003年以来浙江省东阳市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连年暴发,其中2005年仅稻飞虱为害就有3 000亩损失在50%以上,并有300亩晚稻面积绝收;2007年7月26日在湖溪镇南塘村调查,有11亩单季晚稻受稻纵卷叶螟为害卷叶率达27.6%,最重田块高达52.7%,为历史之最。农民群众普遍感觉“两迁”害虫防治难、防治成本大、投入产出比低,已快接近承受极限,严重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本文介绍了水稻“两迁”害
三唑磷和井冈霉素是水稻病虫防治中常用的药剂,被广泛水稻二化螟和纹枯病的防治。近年来,我省水稻纵卷叶螟连年重发,由于经销商和厂家的误导,菊酯类农药氯氟氰菊酯(功夫菊酯)被大量用于稻田防治稻纵卷叶螟。为探讨三唑磷、氯氟氰菊酯、井冈霉素在稻田使用对稻飞虱和稻田蜘蛛种群的影响,2007年我们在单季稻田中进行了单剂评估试验。
褐飞虱属迁飞性害虫,具暴发性和毁灭性,是温岭市水稻重大害虫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大发生频率很高,为害损失大。8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噻嗪酮和吡虫啉相继大面积推广应用,褐飞虱发生为害得到了有效控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进入21世纪,随着种植业结构大幅调整,耕作制度改变,气候环境条件变化和药剂抗药性产生等影响,褐飞虱又迅速回升,2005~2007年温岭市晚稻连续3年大发生,年发生面积3万hm2左右,
本文针对近年来晚稻稻飞虱连续出现大发生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明确单季晚稻上不同代次稻飞虱为害后对产量的影响程度,阐明晚稻稻飞虱“治3压4控5”防治策略在其大发生条件下的作用,为指导面上开展稻飞虱灾害的防控提供客观依据。
通过园林病虫害调查,浙江省首次在丽水市莲都城区发现森林检疫性害虫——红棕象甲,严重为害近年从外地引进种植的加纳利海枣绿化树种,并初步明确了该虫在丽水市发生、分布及为害情况;同时,根据该虫发生为害特点,针对性采用安全、高效对口药剂,以毒土、喷淋、打孔吊瓶滴注等方法,防效达95%以上。并提出在采购苗木时必须做好检疫工作,严禁从疫区引进带虫苗木,确保生态安全的防控策略。
经田间调查及试验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温岭市分布面较广;具有极强的占有空间能力,全年无明显的休眠期;人工割除、拔(挖)不能根除为害;常用除草剂对根系效果差。但选择全方位的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技术,可有效地控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发生蔓延。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浙江省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对象。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繁殖力和空间传播力,给防控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如何经济有效地实施防控,应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两年来笔者专门组织了系统观察调查和防控实践,现将有关调研结果进行了整理。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多年生草本根茎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和种子进行繁殖,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和快速占领空间的能力,被称为“植物杀手”。若不及时控制,将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自2004年10月浙江省东阳市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后,笔者开展了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观察和防除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效,现把结果进行了报告。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流域,是近年来国际上备受关注的危险性有害生物,成为为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恶性水生动物,2003年被国家环保局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为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福寿螺作为新引进的食用动物被传入本地,由于人们对该螺的为害性缺乏认识,管理不善,福寿螺成、幼螺流散进入农田、沟渠、水塘、江河等处,
通过聚集度指标法、Iwao的而(-m)-m直线回归法、Taylor的幂法则等测定,水稻田中福寿螺的成螺、幼螺及其混合种群和卵块呈聚集分布,同时应用Iwao抽样通式建立理论抽样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