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田间试验,运用湿筛法,研究了菌渣施用对茶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单施氮肥(M0)、50%氮肥+50%菌渣有机肥(M1)、全量菌渣有机肥(M2)和2倍菌渣有机肥(M3).结果表明:>5mm的团粒结构是茶园土壤团聚体的主要组分,所占比例为37.04%~52.37%,其它各粒径分布较为均匀;随着土层加深,茶园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增加,<0.25mm的微团聚体含
【机 构】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福安355015
【出 处】
:
第十七届福建省科协年会分会场——科技创新与茶叶发展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田间试验,运用湿筛法,研究了菌渣施用对茶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单施氮肥(M0)、50%氮肥+50%菌渣有机肥(M1)、全量菌渣有机肥(M2)和2倍菌渣有机肥(M3).结果表明:>5mm的团粒结构是茶园土壤团聚体的主要组分,所占比例为37.04%~52.37%,其它各粒径分布较为均匀;随着土层加深,茶园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增加,<0.25mm的微团聚体含量则相应上升.施用菌渣主要增加了土壤中>5mm团聚体含量,增幅了15.20%~41.39%,其中高量菌渣有机肥处理(M2和M3)处理显著增加(P<0.05).茶园土壤R0.25(>0.25mm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值(GMD)均随着菌渣施用量的提高而增加,分形维数(D)随菌渣用量的提高而减小.相关分析表明,R0.25、MWD和GMD之间均具有极显著正相关,而与D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R0.25、MWD和GMD均与>5mm的大团聚体呈极显著正相关,与0.25~0.5mm和<0.25mm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D与>5mm的大团聚体呈极显著负相关,与0.25~0.5mm和<0.25mm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这就说明>5mm的大团聚体越多,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越好.以上结果说明,施用菌渣有机肥能增加土壤中大团聚体的含量及其水稳性,是改善茶园土壤理化性状和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肉鸽养殖业的发展,鸽病的发生和流行也时有发生,其中病毒性、细菌性疾病的危害加大,生产上应用抗生素等药物仍是防制细菌性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药物不合理使用,以致常见病原菌耐药菌株不断出现,耐药谱扩大.一旦疾病发生,难以根治,或反复发生;容易导致肉鸽产品药物残留问题,已受到人们关注.为更好地解决肉鸽生产实际问题,有效防制肉鸽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应用微生物活性发酵饲料对肉鸽进行饲养试验,对肉鸽生产性能、
本试验旨在测定乳鸽生长曲线,探究其屠宰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小肠营养素转运载体基因表达规律.在试验1中,随机选取了30只肉鸽分别在1、3、7、14、21、28和35日龄称重,绘制了家鸽的生长曲线.在试验2,选取84只1日龄雏鸽按体重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在1、3、7、14、21、28和35日龄,分别随机选取12只雏鸽屠宰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显示,从1日龄到28日龄,家鸽体重快速增加(增重2
本文旨在研究种蛋大小对于蛋品质、肉鸽胚胎生长及卵黄膜/小肠氨基酸转运载体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受精蛋240枚,根据重量分成两个处理(处理Ⅰ:大蛋组;处理Ⅱ:小蛋组).两个处理间蛋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每个处理选取20枚鸽蛋用于种蛋品质的测定,剩余种蛋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孵化.分别在9、11、13、15胚龄以及出壳当天选取15枚鸽胚/雏鸽进行样品采集,收集卵黄膜和小肠样品用于后续试验
本文旨在研究肉鸽胚胎的生长与小肠营养素(氨基酸、小肽、钠-氢交换)转运载体基因表达规律.试验选取受精蛋125枚,随机分成5组,在相同的条件(温度为38.1℃,湿度为55%)下进行孵化.分别在9、11、13、15胚龄以及出壳当天选取20枚鸽胚/雏鸽进行样品采集.称取肉鸽胚体(不含卵黄囊)及其器官(头、脑、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肌胃、小肠、腿和胸)重量以观察鸽胚生长发育,收集小肠样品通过real-t
茶树紫芽资源为高花青素含量的特异芽叶色茶树资源.从紫芽资源类型、生化特性、生理功能、产品开发利用等方面对茶树紫芽资源做了综合阐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思路做了展望,以期为以后的育种与推广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测试77个安溪铁观音茶叶样品铝含量,分析茶园土壤、环境因子等对铁观音茶叶铝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安溪铁观音茶叶铝含量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变化范围为575.71~2516.06mg·kg-1,平均值为1137.22mg·kg-1,中位数为1029.86mg·kg-1.茶园海拔高度是影响安溪铁观音茶叶铝含量的主要环境因素,随着茶园海拔高度的升高茶叶铝含量降低,两者相关系数为-0.32,相关关系极显
选用“茶树种质资源”作主题词,对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收集1997~2017年国内发表的有关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文献,可获得有效题录218条,以齐普夫第二定律为依据可筛选出30个高频关键词.通过构建相异矩阵,由SPSS进行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结果显示,20年来国内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主题可以划分为4个类别,说明关键词共词分析能够揭示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主题结构及热点研究领域,且整体表现为研究主题明确,
调查测试福建省茶叶主要产区闽南茶区(安溪县)、闽西茶区(大田县)、闽东茶区(福鼎市、福安市、蕉城区及周宁县)及闽北茶区(武夷山市、松溪县)413个茶园样地826个土层土壤pH、交换性酸、盐基饱和度及盐基盐基组成,分析福建省茶园土壤酸度现状及特征.结果表明:福建省茶园土壤0~20cm土层土壤平均pH为4.31,20~40cm土层为4.33,茶园土壤酸化严重;在茶区分布上,酸化程度表现为闽南茶区(以安
N2O是土壤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茶园土壤N2O排放的影响,以期为评价生物质炭在茶园土壤中的应用提供科学数据.试验设置4个处理:CK(不施氮肥+不施生物质炭)、B0N1(单施氮肥225N kg·hm-2)、B1N1(施8t·hm-2生物质炭+氮肥225N kg·hm-2)和B2N1(施16t·hm-2生物质炭+施氮肥225N kg·hm-2),施氮量按春季追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稻秸、麦秸、生物黑炭、羊粪四种生物质材料对茶园土壤酸度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茶园土壤中施入稻秸、麦秸、生物黑炭、羊粪四种物料培养90d后,土壤pH值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了0.72、0.53、0.77、0.72个单位(2%添加量)和0.89、0.76、1.16、1.32个单位(4%添加量).四种生物质材料均能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酸和交换性铝含量、增加土壤盐基离子量以及提高土壤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