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痛证理论发展史及痛证病因病机阐述

来源 :山东省疼痛研究会第六届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3123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学认为身体内外产生的一种难以忍受的苦楚叫痛,痛中带有一些酸感叫疼。脏腑气血精神等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失衡或破坏,产生的难于忍受的苦楚,即疼痛,我们把这些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总称为“痛症”。临床上痛证有多种表现,如胀痛、刺痛、冷痛、灼痛、绞痛、坠痛、隐痛、游走性疼痛、固定性疼痛等;痛证的病因病机也多种多样,既有气滞、寒邪、热邪、痰浊、食积、湿邪等实证,也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虚症;因此治疗痛证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本文就中医痛证理论和独痛证病因病机规律进行介绍。
其他文献
某院自1991年开始应用该院发明的“成角旋转式多功能牵引床”及后来的换代产品“三维正脊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三维正脊疗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大多数人病程长,常经过多种的非手术治疗,反复发作,单纯应用三维牵引治疗在临床中往往出现治疗不彻底,部分病人出现一定的副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院自1993年应用加压骶管神经阻滞配合三维正脊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但提高了治愈率,
开胸手术患者手术切口长、创伤大、术后放置闭式引流管,因而术后伤口疼痛剧烈,常影响患者术后各器官的功能恢复。本研究对开胸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腔持续注药镇痛,现就其治疗效果进行报告。
手术创伤和术后的疼痛均可导致全身应激反应,个体的应激反应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相互作用有关,并可作为这种相互作用的病理状态。术后疼痛不仅引起感觉不适,而且许多术后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可能与术后伤口疼痛和应激反应有关。研究表明,硬膜外局麻药与阿片类药联合应用较硬膜外或全身单独应用阿片类药镇痛效果好。因此,本研究通过联合应用吗啡与罗哌卡因,探讨镇痛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伽玛刀治疗PTN具有不开颅、微创伤、准确度高、疗效好、安全性强、术后不良反应轻微、并发症极少等优点,可以作为PTN治疗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本研究自1998年4月至2001年12月间采用OUR-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1例,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
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确实、安全、复发率低、灵活、易掌握、易被病人接受、并发症少。某院自2000年4月至2002年12月共治疗63例患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就该院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行论述。
颅内恶性肿瘤引发的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在临床上非常少见,本研究自1960年以来二千余例桥小脑角肿瘤中,发现6例表现为三叉神经痛的桥小脑角恶性肿瘤,现对其进行总结报告。
现代电视脑室镜手术系统配有双极止血器,扩大了手术范围。胆脂瘤为血运不丰富的肿瘤,尤其适合脑室镜手术,所以,我们选择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及胆脂瘤切除术为突破口,在临床上开展脑室镜手术。本研究在电视脑室镜下微侵袭手术治疗10例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取得良好效果。
芬妥拉明是一种竞争性的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剂,有舒张血管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血管痉挛性疾病。本文以小鼠缩爪反应潜伏期(HWL)和扭体反应作痛阈指标,观察了芬妥拉明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典型的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单侧面部发作性疼痛,双侧性的很少,是在三叉神经某一分部区域或者几个分部区域出现的闪电式剧烈疼痛。非典型的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为面部疼痛综合征。虽然同是在三叉神经某一分支内或者几支内强烈和痛苦性疼痛,不自主性发作。本文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典型的89例和非典型的38例、过渡期三叉神经痛7例,在经过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的临床特征具有前瞻性,注意到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从从这两方
近十年来我国无痛人流术已逐渐获得重视。要达到意识消失,完全无痛必须采用全身麻醉,除需有大量有经验的麻醉师严密监护实施外,尚有导致患者呕吐、窒息、呼吸暂停或/和缺氧等副作用,不太适合花我国广大基层医院开展。本研究采用的患者口含复方芬太尼糊剂,通过口腔粘膜吸收药物,减少了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了副作用,患者能在清醒状态下,无痛苦的完成手术,术毕自行下手术台,可步行回家。并进行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