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112例婴儿痉挛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婴儿痉挛的临床与预后之间的关系,为婴儿痉挛的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对1994年1月~2004年12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住院的112例婴儿痉挛患儿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与随访,并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共有112例婴儿痉挛患儿进入本研究。男72例,女40例,起病年龄2~12个月,平均5.8个月;随访时间24~120个月,平均58个月;症状性婴儿痉挛67.0%,先天性脑发育不良或畸形、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为主要病因;隐源性婴儿痉挛33.0%。脑电图表现为典型高峰节律紊乱52例,各种各样的变异性高峰节律紊乱57例,局灶性放电3例。经过2年以上的随访,共有42例(37.5%)发作完全缓解,仅2例仍表现痉挛发作,其余58例(51.8%)转变为其他类型发作。临床发作控制情况与病因、开始治疗时的病程有关(P均<0.05),与发病年龄无关(P>0.05),即病因为隐源性的、病程≤2个月的预后好。智力预后也主要与病程及病因有关。EEG高峰节律紊乱消失后,代之以全导或局灶的放电,局灶放电以单侧或双侧颞区或枕区为多见。脑电图典型高峰节律紊乱比变异性高峰节律紊乱预后好。本组死亡10例,死亡率8.9%。
结论:婴儿痉挛多为症状性,有明确病因、病程>/2个月预后差,EEG为变异性高峰节律紊乱者与婴儿痉挛预后不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