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聚焦不同透光光谱的玻璃下的天然光对办公空间人的视觉与非视觉评价的影响方式,实验于一典型办公室展开,于2016、2017年完成.实验详细记录了被试的眼部垂直照度数据、主观评价问卷及主观任务表现等多种物理数据及实验数据,旨在探讨天然光环境、玻璃颜色和人的视觉评价、觉醒度、情绪以及工作表现间的关联.主要结论如下:1)视觉评价而言,夏季白玻最好,冬季蓝玻最好,夏季临近中午时间点视觉评价相对最好,冬季
【机 构】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100084 利物浦约翰莫尔斯大学,英国利物浦
【出 处】
: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三届建筑物理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聚焦不同透光光谱的玻璃下的天然光对办公空间人的视觉与非视觉评价的影响方式,实验于一典型办公室展开,于2016、2017年完成.实验详细记录了被试的眼部垂直照度数据、主观评价问卷及主观任务表现等多种物理数据及实验数据,旨在探讨天然光环境、玻璃颜色和人的视觉评价、觉醒度、情绪以及工作表现间的关联.主要结论如下:1)视觉评价而言,夏季白玻最好,冬季蓝玻最好,夏季临近中午时间点视觉评价相对最好,冬季则呈现相反的结果;2)对于觉醒度,冬季实验人的上午觉醒度显著优于下午,夏季觉醒度缺失了时间维度的变化;3)情绪而言,红玻显著增加了被试的负性情绪水平;4)红玻客观任务表现最差,而白玻的客观任务表现综合评价最高.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了港口自动化集装箱轨道吊西门子PLC与OCR系统的数据通信.机器采用西门子319F PLC,并且配置CP343-1Lean模块作为TCP通信接口.OCR(光学字符识别)采用CAMCO公司产品.两者基于TCP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并完成Big-endian与Little-endian的数据格式转换以及COBS编码.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S7-400系列控制器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在酱油智能生产线上的应用.通过S7-400系列控制器强悍的性能、STEP7与WinCC灵活的编程方式对酱油连续生产及CIP清洗的过程进行高效和便捷的自动化控制.
本文介绍了西门子SIMATIC S7-1500PLC、G120系列变频器和SCALANCE W等产品在全自动物流行车控制系统中所组成的系统配置和网络结构;并从软硬件设计方面,叙述了对关键功能的成功实现.
该论文主要介绍西门子SIMATIC ET200SP PLC、SIMATIC S7-1200PLC、TIA Portal v14、IO-Link系统、西门子阅读器、伺服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等在德国工业4.0标准实训生产线中所组成的系统配置和网络结构.该实训生产线是微缩工厂的典范,按照德国工业4.0标准通过工业以太网实现通信互联及控制,运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追踪、控制产品部件在生产线中的加工
本文介绍了S7-1500系列PLC在机器人与视觉定位中的应用,对手动测试工位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使得工位的效率提高,减少了人力成本,且生产数据可追溯.
本文首先介绍了风力发电场功率控制系统的特点,然后提出了以西门子CPU S7-1507s Software Controller实时控制器和Linux嵌入式系统结合的系统方案.风电场功率控制系统与风机之间采用PROFINET实时通信,保障了系统的实时响应.接着采用ODK1500s和Target1500s工具开发了风场控制器的系统功能,为风力发电场功率控制提供了一套安全可靠的系统方案.
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在日出与日落时存在相邻管间互相遮挡现象,而关于管间遮挡是否会导致有效集热面积和集热量降低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选取拉萨地区的典型年气象数据(TMY),利用任意倾斜集热面上太阳能总辐射数学模型对管间遮挡对集热时间和集热量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年遮挡时长随安装倾角变化曲线呈倒驼峰型分布,真空管集热器在当地纬度附近全年遮挡时长存在最小值,其值为53207min;辐射遮挡率逐月变
天然采光改善室内光环境的同时,必定会影响建筑室内热环境,如何在保障光环境舒适的情况下实现最大程度的节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重庆地区某教学建筑为例,分析夏季外窗不同影响因素对室内光热环境的瞬时作用规律.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控制策略层次评估模型,对室内光环境、热环境以及由外窗引起的室内总负荷三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估,量化不同控制策略对室内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最终提出适应于重庆地区校园建筑的外窗控制策略
内廊式是高校宿舍广泛采用的一种建筑形式.本文选取西安地区某高校宿舍内廊,通过实地光环境调研,发现其存在采光不足的问题,运用Ecotect结合Radiance对宿舍楼内廊进行采光系数和照度的模拟计算,分析自然采光现状和问题,提出自然采光优化设计方案.
交通监控补光灯眩光对机动车交通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为了了解交通监控补光灯眩光对交通安全的影响,通过对重庆大学A、B区校园内监控补光灯设置状况进行调研,并对监控补光灯眩光阈值增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显示监控补光灯眩光均超过规范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监控补光灯眩光控制方法及未来研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