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随着"科技助力奥运"的不断深入,科技广泛应用到竞技体育的发展中,大批精密的训练仪器与器械逐步被应用于我国各支国家队的日常训练中,使我国在世界各大赛事中的成绩得到快速发展。数字化的服务与比赛、训练联系越来越紧密。同时体能训练是各支运动队训练的重点,占据训练的份额也越来越大。数字化体能训练是目前一个发展趋势。KEISER气阻爆发功率训练仪器是利用气体压力作为阻力的训练器械,它的特点是使用时能够均匀而平稳地施加阻力,减少负荷变化对运动员关节、肌肉的伤害,将运动员受伤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大限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训练器械。将科技运用到体能训练,提高队伍的体能水平,解决体能问题是刻不容缓的。本文旨在分析爆发力与气阻重量的关系,探究KEISER气阻训练发展下肢爆发力的最佳气阻负荷,并将KEISER气阻训练应用于运动员的抗阻训练中。研究方法: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实验法与数理分析为研究方法。研究前期,对国内外大量关于KEISER气阻爆发功率训练仪器与下肢爆发力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研究中,以18名男性羽毛球运动员为实验,平均年龄为(20.8±1.4)岁,平均身高为(181.8±4.9)cm,平均体重为(76.3±5.7)kg。并要求所有运动员年龄必须在18-25岁之间,运动等级在国家健将及以上,接受系统抗阻训练的时间大于5年,并且深蹲的最大重量大于1.5倍体重;近一年内无重大运动损伤,并且实验之前跟运动员、教练员做好沟通。实验利用KEISER深蹲器械、阻力为40%1RM,完成5次尝试。3min后,正式开始实验:每名运动员依次完成60kg重量10次、70kg的重量10次、80kg的重量8次、90kg的重量8次、100kg的重量6次、110kg的重量6次、120kg的重量4次、130kg的重量4次,组内不需要连续完成,可以有短暂2-3s的间歇,使每次动作都可以充分完成,组间歇时间为3min。研究结果与结论:分析实验所得数据获得发展运动员爆发力的KEISER气阻训练的适宜负荷,以此为依据,每周安排两次KEISER半蹲跳训练课,间隔2天,进行8周训练。训练前后对18名运动员进行立定跳远、原地纵跳摸高、10s跑步最高速度三项测试。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当运动员1RM深蹲在130-160kg之间,爆发力(输出功率)最大时,气体阻力负荷强度在69%-92%1RM之间,且在一定范围内显示着深蹲重量越大的运动员,可以在较低的气体阻力下出现最大的输出功率的现象。(2)随着气体阻力的增加,每组训练完成的次数应该减小。当气体阻力从60kg增加到130kg的8组实验中,建议每组完成的次数分别为9、9、8、6、6、6、4、4次。(3)采用KEISER半蹲跳可以有效提高立定跳远、原地纵跳摸高、10s跑步最高速度成绩。再一次证实气阻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改善运动员的运动表现。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强度是用气阻训练中半蹲跳的阻力大小与运动员1RM深蹲的重量之间的关系表示,此数值可以大于100%。两个动作不完全相似,为了方便训练,将两个数值结合在一起。实验中90%1RM与传统训练中90%1RM有差距,对运动员来说,可能仅是中大强度运动。对于气阻为130kg以上的阻力,8名受试者反映出不适感,部分受试者有麻、痛现象,故没有进行额外的实验;深蹲1RM为130kg、140kg的运动员在120kg的阻力时输出功率已经下降,故没有进行气阻为130kg的KEISER半蹲跳的练习。针对以上研究结果与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如果想通过KEISER气阻器械发展下肢爆发力,在了解自己1RM深蹲情况下,若满足1RM深蹲在130-160kg之间,气体阻力强度可以控制在69%-92%1RM之间,每组练习次数控制在4-9次之间,完成组数3-5组,组间歇时间3-5分钟。若运动员1RM深蹲重量不在130-160kg之间,则上述负荷不适用。(2)由于几组实验次数完成后未出现明显差异,建议每组实验次数可以多增加几次,寻找显著性差异数值,并且应在更大的负荷区间内探索KEISER半蹲跳的最佳负荷,制定更加精细的训练方案。(3)不同运动队伍之间应根据KEISER气阻器械的特点,结合各自专项的需要,处理好一般化和个性化,全面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