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模式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思考

来源 :中国土地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9821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治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的重要平台,本文试着分析现有土地整治模式,探讨存在的不足及问题,简单地梳理了今后土地整治应该如何更好地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有序配置的几个重点. 科学规划,政府统筹。科学规划是搞好土地整治的重要环节。土地整治不但要有长期规划,而且要有详细的年度计划,所有土地整治项目都必须依据不同阶段的整治规划进行。土地整治规划须分级编制、实施,国家级规划主要是确定一个时期土地整治的方针、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省、市、县级规划主要是确定区域、规模、投资、权属登记管理;村镇级规划,主要是提出项目、实施项目和运营维护。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实施还要定期组织调查评估,涉及每个村镇,调查评估结果汇总上报,从而为编制下一轮土地整治规划提供技术支撑。要加强土地整治规划的权威性和约束性,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方式和程序保持一致,明确和强化省、市、县土地整治规划的审批方式,同时,要规定实施过土地整治规划项目的农业区域,规划期内不再受理该地域的农地转用申请。土地整治规划实际上是未来土地整治工作的纲领、重要支撑和依据,规划的实质是统筹协调,因此,政府在规划统筹协调上不能缺位。首先,按照当前规划编制的程序和方式,规划编制主体必须是政府,政府必须承担起编制主体在规划宏观、微观上的管理责任。其次,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涉及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等规划内容的协调、整合,政府必须在审批、修改和监督实施上做好统筹安排。再次,土地整治规划还要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等国家宏观战略相适应,政府要在宏观政策贯彻上统筹好三者关系。 市场主导,公众参与。土地整治具有优化城乡用地、调整土地结构的独特功能,既是对城乡土地产权的分配,又是对土地在人口、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因此,土地整治应发挥市场优化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主导,探索建立与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城乡间、区域间、产业间土地利用市场配置机制。 土地整治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和土地经济学行为,土地整治中,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和规模等级是土地整治的基础,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中心地理论为土地整治中城镇空间重构提供了科学依据。土地整治应在系统调查不同类型区域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及区位条件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城镇数量和规模,再以城镇为中心地,通过土地整治引导土地利用空间优化,促进形成城市一城镇一中心村(社区)一基层村的城乡空间体系,实现居住社区化、产业园区化、农业经营规模化、基础设施集约化。土地整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引入市场行为,建立评估机制,以便于公开透明。为了保障土地整治规模化,建立集农村居住用地、农村废弃地、集体建设用地于一体的基于土地整治需求的农地资源潜力、生产能力、规模利用等评估机制,为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提供土地利用潜力、土地质量和不同产权约束下的农地资源价值支撑。土地整治资金主要来源为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土地出让净收益部分。土地出让净收益为预期收益,需要发挥各方面市场主体的自有资金效应才能获得更好的预期收益。因此,土地整治还须拓宽投融资渠道,发挥市场各路资金作用,形成更大的土地整治融资平台。要有明晰产权的基础前提下,创新统筹权益、责任、目标“三位一体”的投融资机制,鼓励与引导各种不同主体广泛参与,避免政府在资金、项口管理上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造成土地整治资金效率、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低下的问题。土地整治是一项“德政、民心”工程,因此,要让公众多参与。土地整治规划、项目要自下而上先征求意见,再自上而下监督实施,从规划、立项开始就充分尊重公众意见,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弥补单纯技术研究的不足,使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更加完善,规划、项目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可行。同时,土地整治收益分配上要让公众获得更多长期利益,在保障利益公平和有利于长远生计改善的前提下,公众才可能由“要我整治”向“我要整治”转变。 综合整治,全域推进。土地整治的核心是要协同推进“三整合”,即组织整合、产业整合和空间整合。要实现“三整合”,土地整治就要从过去的以土地整理、复垦为目标的单项项目整治模式,转变为注重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统一协调的综合目标整治模式。首先,在开展土地整治时,既要注重增加耕地数量,更要注重提高耕地质量,重视中低产田改造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自然环境潜力和防止土壤退化。通过土地整治,发展生态农业,确保生态和谐,实现土地整治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和土地可持续利用,尽可能保证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协调一致。其次,土地整治要抓住重点,要把中等地提升为优等地,提高质量,连片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中等地改造为优等地,并不是简单的中低产田改造,实质是在管理上将数量、质量管理并重。实现耕地保护战略的转移,提等和优化格局并举,集中连片、全域推进地提高耕地等级。再次,土地整治要以县域为基础和中心,在全县域范围内开展,整村、整镇分类推进,遵循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不同区域发展的“生命周期”,建立符合阶段性特征的土地整治模式。土地整治建设要把握地域演进的阶段性,符合“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避免盲目地开展土地整治造成重复浪费,或是与发展节奏脱节,先整治再占用再整治,如此往复,造成恶性循环。最后,土地整治要更加注重市地整治,提高市地利用效率,优化市地利用结构,在水平、垂直方向上都要采取措施加以整治,向空间、向平面要土地效率。通过市地整治,改进城市发展外延拓宽的旧模式,增加城市自身内涵式发展能力。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本文对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划分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为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转移提供科学的引导.研究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对比法,列举法.研究结果:以县为单位划分了皖江城市带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共四级.研究结论:该方法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研究区域的土地承载力现状,对类似城市群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有一定借鉴意义.
在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思路: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实行节约集约用地;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控制连队居民点用地,统筹各业各类土地,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城镇工矿用地;加强水利建设,搞好水资源管理;加大未利用地开发利用.
本文通过"均等"和"耕聚比"的方法分别求算耕作半径并构造缓冲区,得出两种耕作压力系数的分布,对其进行比较,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基于"耕聚比"的方法计算的耕作压力分布在评价耕地与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合理性上更为实用,耕作压力系数分布对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布局调整中应将压力系数高的地区的拆旧和压力系数低的地区的建新相挂钩.
针对城乡土地整治,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突破了原有的政策瓶颈,为今后一定时期内城乡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经济统筹规划发展,变被动式滞后管理为主动跟踪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满足了推进城乡土地整治、实现新型城镇化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以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城乡土地整治的实践为例,探讨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如何统筹规划城乡土地整治、促进实现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目标.基于实践的成果来探索多元化土地
研究目的:阐述土地生态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研究对象界定及其层级划分、学科发展方向和内容设置,旨在发现土地生态学的比较优势与劣势、潜在机会.研究方法:借助土地生态问题的多学科集成研究和工程实践,就土地沙漠化与防沙治沙、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植被丧失与传统能源替代、土地开发工程和矿区复垦工程,对比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土壤生态学、植被生态学、农业生态学与土地生态学的看法.研究结果:①将"土地生态系统"视为研
研究目的:揭示农村居民点整治中农户预期效应对意愿的影响机理,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政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意愿调查法,因子分析法,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①农户预期效应包括预期动力和预期压力两个方面共14个因素;其中,农户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和医疗是最重要的预期动力因素,生活方式和人际环境的改变是最显著的预期压力因素;②通过预期效应因素与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的关联度分析,农
研究目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是近几年兴起的土地集约利用工程,是土地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整治模式及驱动力影响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具有积极的引导、借鉴作用.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取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在全国各地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本文以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为例,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村庄建设规划状况、交通区位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因素因子选择与分级,并对凤桥镇不同行政村适宜的
研究目的:以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的孝感市孝南区和汉川市,水网圩田工程模式区的仙桃市和监利县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例,在分析农民对目前利益表达渠道的选择和对未来利益表达渠道的选择的基础上,对今后如何重构农地整理过程中农民利益表达渠道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①目前在农地整理过程中可供农民选择的利益表达渠道主要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信访机构、听证会、村委会、村民小组组长和
研究目的:以湖北省江汉平原腹地监利县、仙桃市实地调查数据为例,运用顾客满意度理论,研究典型农地整理项目区农民满意度整体特征,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①在规划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运行维护阶段,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满意率分别为69.4%、10.7%、23.2%;②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影响农民满意度的偏好次序为灌溉工程、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取水工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农户对于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施后期管护的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为解决目前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短缺问题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分析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研究结果:①按照后期管护支付能力的差异将研究区域农户划分为三类:其一,年人均纯收入在2053元以下的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无支付能力,所占比例为11.11%;其二,年人均纯收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