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测资料计算的黑潮海温指数和盐度指数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潮在太平洋经向热输送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热量释放向北半球大气输送了大量的能量。对于黑潮的研究,海洋学者对长期观测数据的系统归纳工作开展的较少,而气象学者多关注海表温度(SST),采用的数据通常是空间分辨率相对较低的再分析资料。本文采用日本海洋数据中心提供的长期实测资料,首先根据两个典型季节的调查航次分析了该断面上的温、盐度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统计了近几十年来黑潮主断面G-PN断面的实测温、盐度资料,并给出了几十年来黑潮的海温和盐度的指数。对黑潮温度指数和盐度指数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在过去的近50年内,东海黑潮上层海温呈上升趋势,而上层盐度略呈下降趋势;东海黑潮上层增温速率显著高于近百年全球海温的平均增加率,是全球增暖的敏感海区之一。
其他文献
对2005年7月23日发生在河北中部的特大暴雨降水过程,从天气系统演变、高低空天气系统的配置、动力条件(涡度、垂直速度、Q矢量)、热力条件(K指数和沙氏指数、比湿、θse、湿位涡)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得出这次强降水的概念模式:"海棠"台风减弱低压或倒槽的北上,使中低层台风和副高之间形成比较强的水汽输送带,底层有冷空气以东北路径侵入河北中部,形成冷垫,使暖湿空气沿冷垫倾斜上升,由于西部500H
梅雨是江淮流域在初夏季节的重要天气之一.它是亚欧大陆内部高纬度来的干冷空气和南方海域来的暖湿气流在这一地区交绥的产物.由于梅雨锋系统内还经常存在着中间尺度系统,如中低空切变线,低涡及低空急流等,它们对输送水汽、放潜热、动量交换及激发中尺度扰动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梅雨期连续性降水中常伴有有雷暴和暴雨天气出现.而雷暴暴雨在短时内造成山洪爆发、山体滑坡、农田受淹、河水泛滥,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通过对广西1958~2006年88个代表站冬季(12~2月)平均气温的EOF和REOF分析,探讨广西冬季气温异常冷暖年的时空分布结构特征,并从EOF第一特征向量对应的标准化时间系数显示:异常暖年有4年:1979、1987、1999、2003年;异常冷年有6年:1967、1968、1974、1977、1983、1984年.研究分析冬季气温前期和同期500 hPa高度距平场和海温场的特征:异常偏冷年份
运用卫星云图、雷达同波、Micaps常规及物理资料,对2005年6月5~7 日发生在广西一次低涡暴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00hPa强辐散作用、低层切变线靠近高层辐合区,以及地面倒槽辐合区强上升垂直运动的耦合诱生低涡.本次暴雨水汽来源于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主要输送层在925hPa.低层偏南风风速的突增对暴雨增幅作贡献.雷达径向风速分布揭示了本次暴雨中存在尺度很小的边界层辐合、低层冷平流的动力触
通过"干""湿"两组台风的对比分析,发现它们有明显区分的因素-可比性因素:台风路径及最后中心是否进入广西,台风东侧台风槽内西南风、东南风的强与弱:台风槽位置偏南或偏北等因素,对台风的暴雨范围大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些因素可比性清晰,可为预报台风降雨提供有益的线索.
大气层结的变化与白天地面气温的升温有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大气层结的变化入手分析了空气的干绝热下沉对河北省中南部高温天气的贡献,大范围39℃以上的高温天气往往伴随着大范围较强的下沉运动,且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的下沉都近似遵循泊松方程.通过研究历史个例的探空曲线、热成风以及各种物理量,给出了判断空气干绝热下沉的预报指标,发现出现39℃以上的高温天气的当天08时探空曲线具有很相似的特征,当08时900hP
采用经均一性订正的中国地面气象台站观测的气温记录及NCEP/DOEAMIP-Ⅱ Reanalysis(R-2)再分析气温数据,研究分析了中国东北部区域气温的增暖变化,同时从1954~2005年、1979~2005年两个时间段,一方面通过对比分析城—乡台站地面观测气温序列趋势的变化,分离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热岛效应造成的增暖影响;另一方面以R-2再分析和观测资料对比思路估计了城市化的增暖影响。
本文应用1979-2006年全球海冰面积资料,在分析南-北极海冰的季节变化及近30年的趋势变化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南北半球海冰变化差异成因。结果表明:北半球海冰总面积呈显著下降趋势,夏秋季下降最快;而南半球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海冰则有微弱的增多,夏秋季增多较为明显,南极海冰增多区域主要位于罗斯湾附近。应用南极区域的温度场和1000hPa位势高度场风场资料,发现该区域的南极大陆在1979年-20
基于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利用REOF方法提取了亚洲-太平洋地区低层大气的主要模态,着重分析研究了亚洲-太平洋地区低层大气偶合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夏季亚洲-太平洋大气主要耦合变化型反映了蒙古低压和太平洋高压之间的变化关系。它们之间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年代际的变化特征,在1948年到1960年代中期为负位相,即蒙古低压中心值相对较低,西太平洋副
采用英国Hadley中心的区域气候模式PRECIS结合CERES-Wheat模型,对2071-2100年(2080s)SRESA2、B2两种排放情景下山东临沂地区小麦生产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在PRECIS预测的2080s气候变化情景下,不考虑CO2的肥效作用,临沂地区小麦的生育期明显缩短,产量有所下降,且A2情景下产量下降更明显;考虑CO2肥效作用时,能够补偿温度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产量都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