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血、尿皮质醇水平的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儿科神经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a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血清皮质醇(8:00)、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水平,探讨ADHD皮质醇分泌的生理节律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医院小儿神经心理专科就诊的ADHD/TD患者,ADHD患儿114例分为3个亚型分别为: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39例、冲动多动为主型(ADHD-HI)31例及混合型(ADHD-C)44例,并和61例抽动障碍(TD)(对照组)采用全自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皮质醇(8:00)及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水平,比较ADHD组和对照组皮质醇水平.结果:ADHD组血清皮质醇(8:00)水平为227.64±92.22nmol/ml低于对照组298.76±99.26nmol/ml;ADHD组各亚型间血清皮质醇(8:00)水平为ADHD-I250.85±105.11nmol/ml、ADHD-HI204.00±71.38nmol/ml、ADHD-C223.72±90.14nmol/ml,ADHD-I与ADHD-H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ADHD的患儿存在HPA轴功能紊乱,血清皮质醇分泌低下,ADHD-HI平均水平最低,而日皮质醇分泌水平无异常,推测主要可能与皮质醇分泌生理节律紊乱有关,表现在分泌波形平整、高峰期延迟或过早,导致ADHD患儿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下,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对行为、注意力等调节,或者通过多动行为等进行补偿.HPA轴功能障碍与ADHD有关,可能是ADHD发病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小儿牛黄清心散对戊四唑诱导急性惊厥大鼠的止惊效果.方法:取21日龄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蒸馏水对照组、安定组(2.632mg/kg/d)、苯巴比妥组(30mg/kg/d)、丙戊酸组(250mg/kg/d)、小儿牛黄清心散低剂量组(0.3g/kg/d)、中剂量组(8g/kg/d)和高剂量组(16g/kg/d),每组8只.结果:小儿牛黄清心散高剂量组大鼠惊厥发生率较对照组和低、中剂量组明显
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LEV)和奥卡西平(OXC)单药治疗新诊断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棘波(BECTS)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开放、对照方法,选择2008年1月到2011年6月天津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确诊BECTS97例(LEV组52例,OXC组45例).结果:OXC组4例过敏停药,93例随防时间6月~48月.LEV组6个月总有效率为90.4%(47/52例),无发作率为67.3%(35/52例);LE
目的:对医院生酮饮食(KD)治疗的8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观察KD治疗的疗效和近远期的安全性,并探讨提高KD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的管理和随访机制.方法:以2011年5月到2012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KD治疗的83例难治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及结论:生酮饮食治疗能使部分难治性癫痫患者得到发作完全控制,且多在3个月内起效.KD的近期安全性好,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启
目的:探究一家族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的临床预后特征与遗传学研究.方法:分析一个家族性PKD合并癫痫家系进行表型资料与治疗预后资料,并采集部分家系成员外周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的提取,进行PRRT2基因测序.结果及结论:家族性PKD主要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外显不全现象;以突然运动触发的反复发生的短暂的运动障碍为特征,本家系并存癫痫,家系不同病例PKD患者对不同抗癫痫药物(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包括本院或外院)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术的难治性癫痫患儿临床资料,并在我院神经科进行前瞻性疗效随访.结果:癫痫发作类型:单一发作类型2例,多种发作类型或形式5例;癫痫综合征类型:Lennox-Gastaut综合征2例,West综合征1例,颞叶癫痫1例;癫痫病因:病毒性脑炎后遗症2例,海马硬化1例,围产期脑损伤1例,结节性硬
目的:探讨连续脑电图监测在新生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内科进行过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患者.结果:36例患者中正常新生儿脑电图3例,均发育正常.轻度异常新生儿脑电图9例中7例发育正常,1例有轻度发育延迟,1例失访.结论:脑电图的背景活动和新生儿预后明显相关,正常或轻度异常脑电图的新生儿预后良好,重度异常的新生儿均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或死亡.中度异常的新生儿一部分恢复正常,一部分留有后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分析儿童肌病性高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血症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探讨在不同肌病中CK及其它肌酶如乳酸脱氢酶(LDH)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的程度,以期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帮助.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儿科精神科门诊和住院的235例确诊为各类肌病并且生化检查提示CK增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病因上诊断为肌营养不良183
目的:研究疼痛对不同胎龄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根据疼痛发育的规律和神经系统发育成熟过程将早产新生儿分为26~32周和32~37周2组,前瞻性将新生儿按病情、胎龄、出生体重、性别配对进行研究.结果:不同胎龄新生儿住院期间接受的疼痛刺激有明显差异,胎龄越小接受疼痛刺激越多.结论:早产儿住院期间接受很多疼痛刺激,胎龄越小疼痛越显著.疼痛能对早产儿产生近期病理影响,并影响18个月时远期精细运动和应人
目的:研究脑性瘫痪患儿TORCH抗体及血清细胞因子IL-4、IFN-γ和TNF-α的水平,了解脑瘫患儿对病毒的免疫能力.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脑瘫患儿血清CMV-IgM、TOX-IgM、RV-IgM和HSV2-IgM,对检出的TORCH-IgM阳性患儿及正常对照组同样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FN-γ和TNF-α的含量.结果:脑瘫患儿中CMV-IgM阳性53例,TOX-Ig
目的:本研究总结儿童交替性偏瘫的临床特点和基因诊断.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03年4月至2013年1月门诊和病房收治的52例AHC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起病特点、病程中的主要表现以及对氟桂利嗪的疗效进行随访.结果:52例患儿中,仅2例有AHC家族史.其中44例(占84.6%)在1岁以内发病.随访30例患儿应用氟桂利嗪的疗效,其中20例有效(57.1%),表现为偏瘫发作持续时间缩短、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