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氧化物热电材料因为高温稳定,无污染,制备方便等特性而受到了热情关注[1,2].用离散变分密度泛函方法(DFT-DVM)计算了失配层钴酸盐Ca3Co4O9及其掺La系列,讨论了电子结构,化学键等与热电性能之间的关系.Ca3Co4O9由CoO2和Ca2CoO3两层交替组成,这两层具有不同的晶胞参数b而称为失配层化合物.计算结果表明,Ca3Co4O9的态密度费米能级附近的价带和导带主要由Ca2CoO3层
【机 构】
: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武汉,430070;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物热电材料因为高温稳定,无污染,制备方便等特性而受到了热情关注[1,2].用离散变分密度泛函方法(DFT-DVM)计算了失配层钴酸盐Ca3Co4O9及其掺La系列,讨论了电子结构,化学键等与热电性能之间的关系.Ca3Co4O9由CoO2和Ca2CoO3两层交替组成,这两层具有不同的晶胞参数b而称为失配层化合物.计算结果表明,Ca3Co4O9的态密度费米能级附近的价带和导带主要由Ca2CoO3层中的O 2p和Co 3d原子轨道贡献,这样,Ca3Co4O9的半导体性能,或热电性能主要由Ca2CoO3层决定,而与CoO2层无直接联系,这与一般的二元氧化物无热电性能,而三元氧化物可能有较好的热电性能的结论一致.Ca2CoO3层的Co-O共价键和离子键都比CoO2层中弱.Ca连接了CoO2和Ca2CoO3层的相互作用,降低了Co-O共价键和离子键强度,改善了热电性能.随着掺La量的增加,费米能级处价带和导带之间的能隙首先减小,随之达到最小值,进而又增大.由于能隙直接影响材料的半导体性能,或影响热电性能,因此,存在一个最佳掺杂量以达到热电性能的最佳改善,这与实验结论一致.
其他文献
砷化镓(GaAs)在半导体家族中已迅速成长为仅次于硅的最重要的半导体电子材料,在微/纳米领域里有着广泛的应用[1]。砷化镓中电子具有很高的迁移率,禁带宽度大,能带结构属直接跃迁型,光转换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半导体材料[2],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有各向异性的Pt基双金属材料是很有前景的电化学能源转换催化剂。在本文中,我们以油胺作为溶剂,在氢气氛围的调控下,一锅法合成了蠕虫状的PtMo纳米线。在制备过程中,借助了自身催化效应和取向连接的机理。
本文首先联用硬模板-水热-高温炭化技术制备有序介孔炭/碳化钨纳米材料(WC/OMC),以此为基体引入廉价的含有过渡金属源和氮源的前驱体(铁卟啉),最终得到了碳化钨-钨铁矿/铁氮共掺杂有序介孔炭(WC-FeWO4@FeN-OMC)氧还原复合电催化剂(Fig.1).
过阳极氧化法及退火处理首先在钛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膜,再采用脉冲电沉积法在TiO2纳米管表面沉积WO3颗粒,获得了WO3/TiO2纳米管复合膜。通过设置沉积的循环次数,可以调控WO3在TiO2纳米管表面的沉积量。
目前,二维材料光电极主要是通过将液相剥离的样品旋涂于导电衬底而制得。本文,我们通过改良的化学气相沉积法直接在导电衬底上首次实现了可控制备大规模垂直生长的SnS2纳米片。
工业水回用可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困境。但由于水中盐度过高,成为限制其回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开展脱盐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电吸附方法由于具有脱盐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和再生容易的优点,备受人们关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激发了科学家们对储能装置及其有效的能源捕获器进行集中研究[1],作为一种潜在的储能装置,与传统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具有充放电速率快,功率密度高以及循环寿命长等优势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考虑到高的活性比表面以及短的离子通道对提高金属氧化物的比电容有显著作用,因此发展纳米材料尤其是纳米多孔的金属氧化物无疑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法。
The use of rotating ring-disk electrode(RRDE)has become a general practice for evaluating the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performed on electrocatalysts.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初期,裂变产物的衰变会释放大量的γ射线。参照瑞典和芬兰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系统概念设计,在处置系统热释放阶段,缓冲/回填材料累积受照剂量将达到MGy量级。该辐照剂量下缓冲/回填材料理化性质是否会发生变化,是否会对放射性核素的阻滞作用产生影响是值得关注的。
非均质条件下核素迁移规律分析是核工程领域环境模拟中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通过重新分析用于模拟降雨入渗和示踪剂释放迁移的土柱(填装砂土和粘土)实验,基于对流弥散方程(ADE)和连续时间随机游走(CTRW)理论模型,我们对实验穿透曲线进行了反向模拟,定量分析了锶(模拟Sr-90)的non-Fickian弥散迁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