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读书年会得书札记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l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书有关或与人有关的故事.读书民刊数种全国民间读书年会,早前,也叫过“自办读书报刊讨论会”这样的名称,每届年会,读书民刊编辑带一些报刊供书友取阅,已成惯例.今年比较特别的是,已复刊的《芳草地》带来过刊数种,其中还有一期毛边本特刊;已休刊的《悦读时代》也带来二○一四年第四期毛边本,殊为难得.开会的时候,作者的左手边是阿滢兄,他的左手边是一位初见的美女,给我一册《名堂》,也是复刊号.
其他文献
二○一八年九月,第十六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在河南郑州举办,借参加会议的机会,作者在郑州见到了几位以前在网络上有交流的河南书友,也认识几位新的朋友.
本文介绍闲话书人章海宁、曹亚瑟。海宁办事,向来不惜力气,也执着。从二〇一五年天津读书年会,海宁代表哈尔滨申请主办权;然后到张掖,再次申请;从海边到戈壁滩,又一路追到江南小城诸暨。他不紧不慢,不急不躁,就像他的语速一样软糯与平和。最终“抱得美人归”,他亦不狂喜,他就是这样的素心人。亚瑟实在。作者说吃秃黄油也只是说说罢了,他春节前后真的买了,由于我要去日本,只好推到节后分享,地点是在郭纳茶店。也可能是
第十六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在郑州召开,马国兴先生给作者发了邀请.马先生对作者有知遇之恩,他曾推荐作者的小说到《小小说选刊》发表,有一篇还选入了二○一七年高考语文题练习卷,去的前夜,心情激动,写了一首《到郑州去》,南京的汝水清凉也说“好诗”。汝水清凉是王振羽先生的网名,他能称赞,作者很开心。作者觉得只是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通过五年的出版实践,“问津文库”与问津学术讲坛、问津学术年会、《问津》资料以及“问津十景”(问津书院的系列文创产品)一起,形成了强大的“问津”文化品牌,在天津乃至全国的影响日益扩大。二〇一五年,在天津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优秀天津地方文化图书评选中,“问津文库”获得普及类总分第一名。二〇一六年四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通知,“问津文库”的“津沽笔记史料丛刊”被纳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
《参差》三周岁了.就像生养了宝宝常要邀请亲朋好友,来为孩子喝满月酒一样,天津问津书院掌门人王振良先生热忱地为《参差》的三周岁庆生做准备,并且还约来了文章,要编集成一本《参差纪念文集》出版(最终定名为《问津四雅·参差卷》),同时也是为庆祝问津书院建立五周年.这番好意当然是值得珍视的,我欣然颔首称许之余,决定略尽绵薄,共襄其成.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不是过时的老话,豫版图书,是个好题目,可以单独写一篇文章.年底事忙,姑且散记几则,以应国兴兄盛情之约.
其他朋友的赠书先放一放,先说一下李树德先生的《书情脉脉》.这是七十岁的树德先生第一部读书随笔集,小小的一本书,承载着树德先生对书的爱与梦想.在见面之前,就与树德先生有过电子邮件联络,记得他曾将所写关于吴伯箫的大作发给我,征求作者的意见,而作者竞一时提不出什么有价值的看法,辜负了他的信任.
一九九八年,作者在包头某商厦任职,商业局组织部分百货系统负责人赴豫、鄂考察,第一站即是河南郑州.业务交流不论,有三点至今难忘,颇值一记.前两点与本文主题不符,稍作交代,亦为纪念.“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这个小标题,是央视的一句广告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观众耳熟能详.
参加在郑州举办的第十六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得年会主办方及书友赠书颇多.以下文字为作者在微信朋友圈陆续发送的信息,今辑录出来,也算是集腋成裘.稍做些改动,凑成一章.
第十六届全国民间读书年会(郑州年会)闭幕,一晃已是一百多天了.近日在微信里读到李树德先生二○一八年的“年报”,写作三十余万字、发表九十一篇作品、出版专著一部(近十五万字)、写作电子日记十二万字、参加各类文学和讲学活动十余次,深为李先生的勤奋、丰收而高兴,高兴之余又自感汗颜,太懒了.立马提笔写下《郑州年会得书记》,以应马兄国兴之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