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胸腔镜矫形内固定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未融合的上胸弯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估胸腔镜手术对上胸弯的影响。
方法:2000年至2004年行前路胸腔镜矫形内固定术治疗36例,均获得2年以上随访。所有患者术前行脊柱全长正侧位和左右侧屈位X线片,术后即时、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均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检查,测量患者术前主胸弯、上胸弯Cobb角及侧屈位时的Cobb角,记录患者术时Bisser征及手术融合的节段。随访时测量主胸弯、上胸弯中立位片的Cobb角。分析术后上胸弯的变化情况,评估其与术前上胸弯度数、柔韧度、Risser征的影响。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前上胸弯平均Cobb角为26.4°±7.7°,术后即时矫正至平均17.4°±8°,末次随访时平均16.3°±7.3°,平均矫正率为40%±14%。术前<25°的上胸弯平均矫正率为46.5%±15%,术前>25°的上胸弯平均矫正率为29%±13%,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术前侧屈位片上测量出的上胸弯柔韧性与术后的自发矫正率无明显相关性(r=0.29)。术前测量上胸弯属于僵硬的10例患者平均矫正率为43%±15%。骨骼发育欠成熟的患者(Bisser征0,1)矫形的维持与骨骼发育较成熟的患者(Risser征4,5)相比有丢失,但无统计学意义。Step wise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前主胸弯cobb角大小是影响术后最终上胸弯角度的显著性变量(B=-0.401,P=0.019)。胸主弯的矫正率与上胸弯的矫正率成正性相关(Pearsoncorrelation=0.048,P=0.013)。术前C7位移平均(11.5±10.8)mm,末次随访时矫正至(7.8±5.4)mm。术后无一例出现冠状面失平衡(C7位移>20 mm)。
结论:前路胸腔镜矫形内固定术可取得较好的上胸弯自我矫正效果。主胸弯的矫正率与上胸弯的自发矫正率密切相关。骨骼发育欠成熟的患者上胸弯矫正效果有随时间轻度丢失的趋势。应用侧屈位上胸弯的矫正程度来预计上胸弯柔韧度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