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语·新叙--以叙事性景观在平潭石头厝村落景观改造中的应用为例

来源 :第八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l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潭现代化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处理好新时代下的现代化发展与平潭传统人文特色保护的问题,平潭传统特色村落——石头厝村落的研究与改造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即探讨和研究平潭石头厝村落景观的改造方法.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处于海西经济区大规划背景下的平潭岛石头厝村落;阐述了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希望通过研究石头厝村的景观改造,有效改善部分设施落后的石头厝村落的环境,修复物态空间遭受破坏的现状.如何在尊重当地的独特历史和文脉的情况下,对石头厝村落的景观进行改造,成为本文的研究难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对石头厝村落改造所使用的设计理念:叙事性景观,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地域文化,从而有效地提升当地景观的人文价值与社会价值.在该章节的后半部分,通过收集平潭当地独特的叙事性设计要素,探讨了平潭石头厝村落叙事性景观改造设计的基本策略和设计方向.在论文的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在新时代背景下,以时间为轴线,叙事性景观的设计理念,能有效地提取平潭当地的特色叙事元素,将平潭的独特文化与历史故事传达给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在完成石头厝村落的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同时,展现平潭特色地域文化.
其他文献
社会化“自媒体”时代来临,各种不同的描述和观点从四面八方涌来,结合我厂生产站点点多面广特性,员工有时很难及时得到有效信息,经常发生信息滞后情况,信息环境的掌控能力对于企业显得至关重要,为使企业在竞争发展中处于先导地位,自媒体成为企业最好的表达方式,通过自媒体的便捷性和实时性,将客观正确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员工,更好的宣传企业文化和政策,不仅减少了舆论压力,同时提高了企业的声誉.
十九大以来,国家不断强调发挥传统文化作用,营建宜居生活城市是当今中国的重要任务.夜景照明设计是城市彰显区域特色、塑造城市形象不可忽视的要素.对夜景照明设计的探讨与研究,能更明确如何在当代中国人居环境规划、设计与营造中进一步突出地域特色、民俗传统与历史沿革.另外,还将对城市区域文化及传统文化在当代化运用拓展道路,具有独特的人文发展意义.
在休闲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在满足了物质需求后,更多地关注精神需求,人们对商业空间有了新的要求.本文以商业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商业空间的博物馆化这一新的视角,注重营造令人们满意的消费体验空间,强调文化对空间的注入,从而刺激人们的消费行为.商业空间的博物馆化是将商业空间和博物馆二者相联系的展示窗口,一方面商业空间博物馆化的卖点是文化附加值,本质是让商家更好获利;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文化“走”出去,让人们找
本文通过对西方设计博物馆、中国新建的设计博物馆和上海专类设计博物馆的分析和梳理,探讨博物馆建设的目标、内容、方法和空间载体等相关议题,思考上海作为“设计之都”,如何建设符合城市历史、定位与发展的上海设计博物馆.
光与建筑空间的关系一直是很多建筑师以及空间设计师所热衷研究的对象,因为对于一个空间体验的好坏,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光离开了空间,它的各种美丽状态无法得以呈现;空间离开了光,就相当于失去了灵魂.作者前期通过对部分建筑大师作品的用光手法进行分析,结合需要系统归纳总结出一套运用在体验空间的用光手法,并以一个具体的空间作为实践研究的对象.本文根据光在空间中的意义,从不同出发点探究光如何作为一种要素辅助空
文化遗产是在历史时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有形或无形的遗存.本文将新疆地域背景下形成的水文化理念,延伸至当下的艺术设计学科理论展开研究,通过探析新疆绿洲古聚落水景观遗存的各种特征,重新认识干旱区域水文化与水艺术的哲学思辨,并运用到具体的区域城市特色水景观的营造设计之中.
中华文明的起源在河洛,这里有河图洛书、龙门石窟、十三朝古都汉魏遗址、隋唐大运河.还有高浮雕木板刀刻、龙门石窟木版年画、唐三彩等非遗技艺,传承至今经久不衰.本文尝试将大运河洛汴段非遗技艺、龙门石窟、汉魏古城、河图洛书和现代家居家饰、公共陈设、景观雕塑等设计结合,深入探讨同质文化之间的碰撞,尝试解决保持本土古代艺术在全球化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张力协调问题.
许多当代城市理论主张在城市建立系统性连接,对碎片化的资源进行整合.借助廊道整合空间、资源和信息的做法可以使城市交通和信息传播具有更强的贯通性.利用地铁系统与地面文化遗产资源的垂直对应关系,建立包括节点、链接、命题和层次在内的完整信息网络,连通地下空间与城市各个关键节点,整合地下与地面文化资源,使地铁成为文化的廊道,就可以把城市连接为易于理解的、有内在精神的整体.
面对日渐凋敝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在对其特性与设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弹性营造”的设计理念,从弹性缓冲、适宜契合、柔性配置三个导向入手,建议以“层级整合的空间结构”、“节制适度的营造方言”及“过程培育的绿植范式”三方面为维度来实现乡村聚落景观的节约型设计,最终实现乡村聚落景观的“生产生活共生重构”,以期推动景观设计实践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
天台作为建筑空间所必须的一部分,有效和有趣地利用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天台农场的耕种方式近些年在国内外屡见不鲜,其发展趋势是在提倡可循环、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的同时,营造富有情趣和设计感的场所精神.天台农场的设计也需要结合农业、设计、艺术、建筑等多学科的跨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