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动态研究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是进行区域生态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理论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建立了反映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指标评价系统,在Windows XP平台下利用DPS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对大连市2001~2008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年来大连市水资源承载力逐年衰弱,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大连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这种现状,进一步提出了大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对策.
其他文献
本文对柳江水质预警防污系统工程的设计模型进行研究,构建出柳江水质预警防污系统工程的结构框架,详细设计出自动监测子系统、移动监测子系统、水质预测子系统及信息发布各子系统间的协调动作,该系统运行后,可以对柳江污染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对突发水污染事故及时进行水质预警预报,为政府预防与处理柳江水污染事故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在介绍和分析MATLAB粒子群算法工具箱的基础上,以SIMHYD降雨径流模型为例,提出了采用该工具箱进行水文模型参数优化计算的方法.并选择澳大利亚东南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4个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优化.在率定期4个流域模拟结果的NSE值均达到0.9以上;在验证期4个流域模拟结果的NSE值均达到0.7以上.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能以较少的群体规模快速收敛到最优解,可以很好的用于处理水文
尼尔基水利枢纽是嫩江干流上唯一控制性工程,具有防洪、工农业供水等综合利用功能.分析了松花江区域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通过对2007年尼尔基水利枢纽对下游各行业的补偿调节调度,充分说明了尼尔基水利枢纽在松花江区域水资源调控中的关键作用,尼尔基水利枢纽对区域水资源配置具有重大影响.
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水文物理模拟试验平台旨在对不同下垫面和降雨条件下的包气带土壤水分运移规律进行研究.本文研究了其中试验土槽与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并利用降雨喷淋控制系统,完成了试验平台整体框架,解决了平台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试验平台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平台符合基本的水量平衡要求.
本文采用GIS绘制降水等值线图研究降水空间分布.绘制了多年平均(1955~2007)流域降水等值线图,流域面降水量变差系数Cv等值线图和6个子流域的降水等值线图.分析表明,海河流域年降水量受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带性差异,总趋势是由多雨的太行山、燕山迎风区分别向西北和东南两侧减少.通过降水年内分配、时间序列滑动平均、差积曲线和M-K检验分析降水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河流域降水
通过在石羊河流域中游2007~2009年三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灌水矿化度对春玉米生长和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咸水灌溉下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干物质量、产量随灌水矿化度的增大而降低,3g·L-1处理的株高和LAI与相同水量下的淡水处理相比,差异均未超过10%,干物质量和产量未超过30%;土壤水分消耗量随灌水量和灌水矿化度的增大而减少,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大随灌水矿化度的降低而增大
本文利用考虑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集总式流域水文模型分析了无定河流域1958~2000年气候变化与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从气候变化和土地覆被变化对年径流的贡献率可以看出,总体来看,近四十年来,土地覆被的变化略大于气候变化对年径流的影响;以2000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基准,对无定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8种情景进行了分析,其中如果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情景3、4),将使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
由于难以获得全面的信息,巨额投资项目的经济风险是难以回避的事实,目前尚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在运行期将同样面临来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经济风险因素的影响,这给项目的运行管理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本文分析了市场预测失灵、消费需求变化、经营管理不善、通货膨胀及相关政策变化等给南水北调工程运行可能带来的经济风险,并提出一些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为南水北调工程将来安全平稳、经济高效地运行提供借鉴.
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水足迹能够反映人类对水资源系统的真实消费量,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水资源问题.本文对辽宁省14个地区1997~2007年的水足迹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沈阳、大连和鞍山排在前三位;同时借助基尼系数对14个地区水足迹和水足迹强度的区域差异做了分析.通过对水足迹与社会经济发展间的协调度进行测算,发现11年来14个地区的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最后,
从城市人口、水资源、防洪、水环境、管理体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为保证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统一的水务管理体制,以对区域的防洪、除涝、蓄水、供水、节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回用、地下水回灌等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