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化学成分及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pt20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桑黄中多糖、甾体、萜类、黄酮等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为桑黄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中药复方质量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拟从中药指纹图谱及生物活性测定两方面对中药复方的质量标准研究进行探讨,以期为指纹图谱结合生物活性测定的中药复方质量控制模式提供参考.
本文查阅陈皮近十年来的研究资料,对陈皮的化学成分进行总结归纳,为其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陈皮所含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是黄酮类、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挥发油类和微量元素等,具有升压、抗动脉硬化、疏肝利胆、抗过敏、抗肿瘤、抗氧化及抗菌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矿物药是中药中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含汞矿物药朱砂、红粉、轻粉由于其镇心安神,杀菌灭毒,化腐生肌等作用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因为汞的毒性,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受到了质疑.本文简要概述了含汞矿物药的功效,针对其肝肾毒性,神经毒性,胚胎及遗传毒性作用及毒性机制进行了总结.含汞矿物药朱砂和轻粉在服用方式不当或高剂量服用时会导致急性肝肾毒性,朱砂、红粉和轻粉在长期外用时可能导致慢性肝肾毒性,神经
由中药引发毒副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中药使用的安全性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因为成分复杂,中药毒性机理研究和毒性物质基础分析面临一定的难度.代谢组学是新发展起来的一个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克服了传统毒理学研究方法不能整体和动态地反映与毒性相关的内源性代谢物质变化规律的缺点,在中药毒性分析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芦丁与槲皮素的提取依旧以碱提酸沉法和醇提法为主,由于各方条件的限制这两种方法难以用于大规模生产。酶催化法的转化率高,反应专一性强,中药中蛋白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产生相应的酶将对应的苷降解成苷元,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含量。酶催化法可与其他提取方法联合应用于药物提取进一步提高产率,提高纯度,用于生产。在含量测定方面,应用最广泛的依旧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但HPLC
本文对1H-NMR代谢组学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采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技术对中药材进行质量分析,不仅备样简单、分析时间短,而且可以多成分反映药材的化学组成信息,有望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中药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的评价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灰色关联分析法适用范围广,计算量小,可以实现计算机辅助研究,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可作为中药指纹图谱应用于质量控制的补充.因此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法,对中药实验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为中药质量评价指标的寻找提供依据,同时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是保证中药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分析目前中药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建议加强中药基础性研、化学成分特别是有效成分的研究,同时加强中药对照品的研究,积极推广多指标、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完善符合中药特色的质量标准,大力推动现代分析检测技术的运用。
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国药典和地方标准,目前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存在缺乏专属性检测成分、指标成分没有生物活性等问题,以致中药材质量难以控制,并且很难反映药材的质量.为提升中药药材及产品质量标准,研究者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Q-Maker)的概念.中药质量标志物(Q-Maker)的提出有利于解决中药质量标准检测成分缺乏专属性、没有生物活性等问题。针对中药生物属性、制造过程及配伍理论等自身医药体系的特
综述了近年来针对泽泻的分子鉴别、成分提取和质量控制、特征图谱及基因组表达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工作,简述了泽泻鉴定分析的发展方向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