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以河海大学档案馆为例

来源 :教育部直属高校档案工作协会第一、二届青年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enlong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宝库,是促进师生爱校荣校的重要源泉.但是目前高校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从河海大学档案馆的档案实际工作出发,从扩大档案文化影响、编撰百年校史、研究名人档案等角度提出发展思路,以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高校档案工作尽快走出自身档案文化匮乏的困境.
其他文献
高校青年档案工作者容易因职业期望与职场现实的差距而产生职业倦怠,表现出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等症状,档案工作及档案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工作内容特征及相关的制度机制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职业倦怠的出现.对此,相关组织部门应采取积极的干预对策,档案工作者自身应进行相应的心理调适.
档案文化产品开发是高校档案部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可行之策,但受制于馆藏、人员、资金以及档案基础工作等多种因素,此项工作还存在成果类型单一、传播不力、受众有限、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高校档案部门需提升思想和业务水平,丰富和优化馆藏,夯实基础工作,迎合受众需求,拓宽传播渠道等.
“互联网+”是互联网时代数字档案馆向智慧档案馆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剖析“互联网+”核心内涵,从管理和技术层面提出跨界协同、融合创新的宏观实施策略,从服务与资源两个方面提出拓展服务、丰富资源的现实可行路径,为高校档案信患化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数字档案馆建设已经成为档案领域的主旋律.本文探究了信息化时代下,高校在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时,需要考虑的几个需求、原则、方法,并分享了中山大学在有关方面的经验、做法,最后提出对信息时代下档案行业的挑战和机遇的看法.
文章从可视化和知识图谱角度,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为基础,选取档案工作方面的2273篇论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目前国内档案工作的研究现状、热点、作者及机构等进行了总体分析.选择的可视化项目主要有作者、机构、关键字等.对该研究领域的权威作者和机构进行描述,揭示研究的现状、热点等,可以为档案工作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情报依据.
现在很多的档案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建设基于相似用户创建的档案信息推送服务,不但可以使档案数据得到二次发掘利用,更能改被动的档案服务为主动的用户服务.数据是推送信患服务的关键,将数据的来源保障以及数据关系研究清楚能更好地为推送服务基础做好保障.
本文主要以更加规范化的形式介绍了高校档案馆在选购档案管理系统时所需进行的各项前期工作,包括立项调研、系统建设规划、系统需求评估、系统服务商评估、预算与报价评估等,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规范流程来确立建设目标、选择适合本单位的系统建设方案,从而最优化这个软件系统的适配性、稳定性、经济性.
文章对中国档案数字化加工管理和监理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到当前档案数字化加工监理模式的局限性,以监理角色定位和职责担当作为切入点,结合档案数字化加工的确定性需求,探索档案数字化加工的自管武、代管式、单管式、全管武四种监理模式,并根据四种模式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各自的适用性,为档案数字化加工监理服务规范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无线射频技术RFID如今已开始广泛运用于社会各行各业,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济大学率先在国内高校中将RFID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中.本文介绍了RFID技术的功能特点和优势,结合同济大学RFID项目的实施,分析了RFID技术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中国信患化技术和数码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大高校在教学、科研等活动中形成了大量数字影像档案,这些档案真实、客观、形象地记录并再现高校教学、科研成果,详细记载了高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现状,是高校重要的档案资料和宝贵财富.但是由于各种因素,数字影像档案信息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其信息安全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本文就数字影像档案信息安全防护策略作简单探究,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者提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