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预防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uangjia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预防对腰椎后路融合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形成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收治的拟行腰椎融合术患者,按照DVT的危险因素评估,建立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见表1),并按评分结果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及极高危组,接受分级护理预防。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老年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技巧.方法165例老年人(65-90岁)影像学提示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总结穿刺技巧“8yes8no”,即穿刺针宜细不宜粗;患者体位宜前不宜后;穿刺进针宜直不宜斜;穿刺病灶宜大不宜小;穿刺距离宜近不宜远;穿刺结节宜“实”不宜“虚”;穿刺空洞宜厚不宜薄;穿刺肿块宜里不宜外.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165例患者穿刺
快速破坏性髋关节病(Rapidly destructive coxopathy,RDC)病因不明确、疼痛严重并且快速进展的临床少见的破坏性髋关节疾病。主要特点为髋关节快速破坏,且1年内髋关节间隙狭窄大于2mm或1年内大于50%的关节间隙狭窄。
目的:通过比较微创前外侧OCM入路和微创前方DAA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效果,探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的各自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前瞻性对7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OCM组37例和DAA组35例,72例患者均为股骨头坏死初次置换.无DDH、AS、RA;体重指数BMI≤30.
目的:评估应用原位固定与改良Dunn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头骨骺滑脱的效果有无差异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骨科2003年至2016年收治的24例(26髋)股骨头骨骺滑脱患者病例资料.患儿发病年龄6~15岁(10.91岁±2.47岁,其中一名患儿左髋10岁发病,右髋15岁发病),其中女性7名(29.2%),男性17名(70.8%);本组共有8例患者(8髋)接受改良Dunn切开复位内固定
[目的]观察外固定器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僵硬型足部畸形的临床效果,探讨脊髓神经源性足部畸形外科矫正和功能重建的新技术。[方法]1988年10月至2013年7月,回顾性分析脊髓栓系综合征僵硬性足部畸形92例,148足,根据足部畸形的特征,设计不同构型的外固定器。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治疗难复性膝关节后外侧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治疗难复性膝关节后外侧脱位并随访2年以上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27~56岁,平均37.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3天,平均1.84天.
目的:应用改良POSSUM联合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Score,CCI)评分模型,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风险评估,评价内科合并症、术前生理状态及手术干预等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探讨两种评分联合应用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0例不稳定性儿童桡骨远端骨折,先施以拔伸牵引手法解除骨折端软组织痉挛及纠正骨折断端短缩移位,再通过端挤提按手法复位骨折断端,同时注意纠正腕关节掌倾角及尺偏角.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骨折端复位良好.
目的:探讨在计算机辅助下应用张力带钢丝捆绑法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并发大粗隆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的股骨粗隆骨折按照不同的骨折类型进行分型,并且将骨折根据该分型于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计算,本别模拟布线及分析在各种布线下应力的方向,且制定布线方案,根据不同的分型所得出的不同的布线方案进行相应布线方向的张力带钢丝捆绑固定,观察钢丝稳定性、功能评分、钢丝松动、骨折愈合等指标。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作用。分析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患有桡骨远端骨折的132例病患中,根据采用治疗的方法不同平均分成手法复位组和切开复位组,每组各66名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