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水稻胡麻叶斑病,又称水稻胡麻叶枯病,属真菌病害,分布较广,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一般由于缺肥缺水等原因,引起水稻生长不良时发病严重。近年来干旱灾害变得越来越严重,水稻胡麻叶斑病也随之变得越来越严重。在2004年,在国内就发生了大面积的水稻胡麻叶斑病的病害。2008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就报道了水稻胡麻叶斑病的严重病害,甚至有的地块造成绝产。在2009年和2010年昭平县和唐海县也爆发了水稻胡麻叶斑病的病害。水稻胡麻叶斑病在我国各个水稻种植区的产量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和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材料与方法】为验证解淀粉芽孢杆菌和杀菌剂以及两者联用对水稻胡麻叶斑病的抑制情况。本试验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4种杀菌剂对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情况,划线法测定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水稻胡麻叶斑病病菌的抑菌率,抑菌圈法测定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以及通过杀菌剂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联合使用对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的抑制情况;【结果与分析】井冈霉素的EC50值最低为0.1021,说明对水稻胡麻叶斑病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嘧菌酯的EC50值为0.1219,三环唑的EC50值分别为0.2544,井冈霉素、嘧菌酯和三环唑的EC50值均小于1,说明对水稻胡麻叶斑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乙蒜素的EC50值为4.8343,效果较差,对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的抑菌效果一般。通过划线法测出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水稻胡麻叶斑病的抑菌直径为23mm,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可以在生产上使用防治水稻胡麻叶斑病。乙蒜素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为31mm和嘧菌酯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抑菌圈为28mm,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对乙蒜素和嘧菌酯比较敏感,对解淀粉芽孢杆菌由很强的抑制性。解淀粉芽孢杆菌对三环唑和井冈霉素的抑菌圈小于15mm,表现出耐药性。通过解淀粉芽孢杆菌与不同浓度的三环唑和井冈霉素联用抑制水稻胡麻叶斑病菌,水稻胡麻夜班病菌的抑制率随着药剂浓度的升高,对水稻胡麻叶斑病的抑菌率也随之升高。在井冈霉素的浓度为300μg/m L时对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的抑制率最高为93.72%,在嘧菌酯的浓度为125μg/mL时对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的抑制率最高,抑菌率为91.88%;【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与三环唑和井冈霉素联用是的抑菌率超过了嘧菌酯和井冈霉素单独使用时对水稻胡麻斑病的抑菌率,有较好的研究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