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颈动脉超声,特别是内一中膜厚度(IMT)增厚以及有无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评价动脉硬化的指标。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相当部分高血压患者IMT并没有增厚,也没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所以单纯从颈动脉结构变化来评价动脉硬化程度有其局限性。本文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结构变化(IMT和斑块形成)与功能变化(僵硬度等指数)进行研究。
【机 构】
:
黑龙江省医院超声科 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出 处】
:
第七届全国颅脑及颈动脉超声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颈动脉超声,特别是内一中膜厚度(IMT)增厚以及有无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评价动脉硬化的指标。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相当部分高血压患者IMT并没有增厚,也没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所以单纯从颈动脉结构变化来评价动脉硬化程度有其局限性。本文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结构变化(IMT和斑块形成)与功能变化(僵硬度等指数)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导航卵园孔定位在三叉神经射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术前颅脑CT薄层扫描获取影像资料,在个人电脑颅底重建,观察并测量卵园孔相关数据.应用BrainLab导航工作站勾画卵园孔作为靶点,导航仪影像引导射频穿刺.结果共施行12例,均一次性穿刺成功,获得卵园孔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描述和推断.结论卵园孔左右侧孔径无统计学差异;射频热凝术的关键是卵园孔的准确定位,导航是定位的良好方法.
目的:探讨不同的导航注册方式对导航精度的影响,提高导航的准确性.方法: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切除颅内病变73例,采用经头皮标记物注册、经体表解剖标记点注册、激光注册仪注册,计算不同注册方式产生的平均坐标误差(MFE)和预期准确性(PA),计算不同体位所产生的平均坐标误差(MFE).结果:经激光注册组MFE(0.983+0.081mm)和PA(0.472+0.058)明显小于经头皮标记物和体表解剖标记点注
本文讨论:髓母细胞瘤是颅内恶性程度很高的胶质瘤之一,绝大多数生长于四脑室顶之上的小脑酬部,病程短,发展快,多数有ICP升高、小脑共济运动失调和脑干症状,大多数见于儿童。髓母细胞瘤易侵袭脑膜,沿脑脊液产生播散性种植为本病的一个重要特点,Park等统计44例髓母细胞瘤脊髓转移有12. 5%o Quest等曾对30例髓母细胞瘤病例作了尸检,其中23例发现转移,绝大多数患者是在脊髓的软脊膜上产生种植。此患
颈动脉是大脑半球血液供应的主要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和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颅外颈动脉超声与经颅多普勒检测的结合可以较客观的评价重度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本文对2002年3月-2004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0例颈动脉闭塞和狭窄的病人颈动脉超声和TCD检测进行分析.
脑动脉瘤最常位于颅底经过蛛网膜下腔的主干动脉发出分支的部位。约80%的颅内动脉瘤分布于脑底动脉环的前半部。临床上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动脉瘤分布于脑底动脉环的前半部。临床上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经颅彩色多谱勒超声(TCCS)监测多见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动脉瘤所致。小脑后下动脉瘤破裂出血在临床上很少见,本文应用TCCS动态观察一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术后不同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本文应用高频超声检测58例临床诊断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斑块形成及管腔狭窄情况,探讨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超声检查在其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颈内动脉( ICA)闭塞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原因,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完全不同,轻者仅有头晕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者可导致死亡。近年来,颈动脉彩超(CDFI)、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血管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ICA闭塞的诊断率逐渐提高,对ICA闭塞引起的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临床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对28例症状性ICA闭塞患者的颅内血流变化的特
自2004年7月至2005年2月,我院应用B型超声检查仪对24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了35次检查,本文总结临床资料和方法。
本文采用TCD检测20例脑死亡患者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的变化旨在评价TCD在诊断脑死亡中的价值。
反复发作眩晕、耳鸣伴听力减退是内科、五官科常见就诊病症,该病起病可突然,但通常为慢性起病。其特点为:多发性,程度可变化,可缓解;中老年多见。症状持续时间不定,往往超过24小时,一般为数天或更长,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包括以往传统诊断中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系TIA及颈性眩晕等多种疾病。此病若能早期诊治,能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造成脑动脉闭塞和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