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成因、社区矫正及其法律监督

来源 :中国法学会,中国犯罪学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犯罪是我国的重要社会问题。有人曾提出:二十一世纪中国犯罪对策的战略构想——预防,其发展趋势必然是从打击犯罪与预防犯罪并重,到预防重于打击,直至最大限度地扼制犯罪。那么如何探索新途径,预防犯罪,笔者认为就应该从青少年抓起,“多建学校,少建监狱”。青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这方面的研究是有其重大现实意义的,从其本质出发进行研究和探讨,找到新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青少年犯罪的社区矫正是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生事物,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社区矫正的试点工作,而社区矫正对象很大一部分是未成年犯,因此开展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的研究,不但可以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也可以达到有效保护未成年犯合法权益的目的。笔者从事检察工作十几年,其中从事审查起诉工作近十年,此前也曾对青少年犯罪的成因与预防等进行过粗浅研究、探讨,但未曾取得较好的成效。此篇拙文从青少年犯罪产生的根本原因、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的探讨及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研究偿试、检察机关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和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在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履行职能、发挥优势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论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立法制度,政治监督。
本文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政府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体制创新,群众信访等方面,就加强法院、检察院的民主监督,促进司法公正与民主法治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
本文就济南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在社会法制中的工作,从民主评议,立法前协商等方面做论述,与媒体合作,深化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揭示了人民政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人民政协工作应根据当前的形势和社会结构变化,调整其战略取向,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人民政协在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下,根据政协组织的特点,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职能,激发社会活力,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使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充满活力,其在促进法律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相结合,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价值和作用应得以重新认识并发扬光大。
相称原则是国际刑事司法准则所确立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有原则。这一原则立足于未成年犯罪人的特点,体现了人道精神和教育刑理念。从相称原则的角度考量,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刑种,以及适用前科报告、累犯等刑罚制度,是不合理的。罚金刑则只有在为避免对未成年人判处监禁刑时具有适用的合理性。
关于如何界定和理解刑事政策概念,其本质上是刑事政策观念问题。刑事政策定义上的分歧,反映了不同的刑事政策观念之间的分歧和碰撞。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在揭示刑事政策概念的本义的前提下,明确应当坚持怎样的刑事政策观念,而不是简单地对刑事政策定义再做添附。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的快速发展趋势,文章重新审视了世界各国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并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其特征的分析,提出了“问题少年”社会调查制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介绍了“问题少年”社会调查制度体系的组成及职能。
随着电脑网络的普遍运用,中国的网络违法犯罪案件逐年猛增。大学生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大学生犯罪的新的增长趋向。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除取决于犯罪人主观方面的各种因素外,还受制于社会客观存在的各种消极因素。为有效地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必须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网络心理;加强网络立法;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笔者凭托自己多年的办案体会及经验总结,就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公诉制度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司法制度存在主要问题,然后介绍了广州市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主要做法及其反思,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公诉制度的构想。
谈到学科发展机遇,犯罪学界曾豪情万丈,“当前我国犯罪的状况、特点、原因及其规律——这是任何一位从事政法实际工作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然时值今日,严峻的现实横亘于前:犯罪学之学科地位依然不高,法学界质疑犯罪学学科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且,在学科整合的趋势下,犯罪学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日益被挤占。如何才能扭转当前的颓势?唯有比其他学科更有效的对当前的犯罪高峰作出回应,犯罪学理论才能争取提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