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汉魏洛阳城遗址是中国的一座重要的都城遗址,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公元1-6世纪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其中心区是指该城“外廓城”之内的内城与宫城.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心区主要发掘了铜驼大街、阊阖门遗址、太极殿遗址、西阳门遗址等,在考古工作的同时,对上述遗迹以及内城城垣和永宁寺遗址、灵台遗址等进行了保护展示,逐步建成一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机 构】
:
洛阳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监测中心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洛阳471000
【出 处】
:
第二届西安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魏洛阳城遗址是中国的一座重要的都城遗址,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公元1-6世纪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其中心区是指该城“外廓城”之内的内城与宫城.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心区主要发掘了铜驼大街、阊阖门遗址、太极殿遗址、西阳门遗址等,在考古工作的同时,对上述遗迹以及内城城垣和永宁寺遗址、灵台遗址等进行了保护展示,逐步建成一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其他文献
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肩负着阅读推广的重任.面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采用同理心理论,探讨高校图书馆领导者、阅读推广者和读者同理心建立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创新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思路,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提供参考.
随着公共数字文化建设迅速发展,古籍的数字化已逐步成为了现实,随着数字化在吉籍文献中的逐步运用,古籍保护工作又拉开了新的篇章,而古籍运用工作也将迎来一次创新革命.众所周知,古籍保护要求“藏”,而古籍服务又要求“用”,现实运用中“藏”与“用”存在着矛盾关系.古籍的数字化不但成功的解决了这个矛盾,而且成功的升级这两方面的功能,并让古籍保护与服务工作发生了质的飞跃.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意识的含义及培养图书馆意识的意义,概述了我国公众图书馆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并以景德镇市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为例提出了培养公众图书馆意识的方法.
社会阅读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其在社会发展与文化进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社会阅读推广重要性和图书馆在社会阅读推广中的作用人手,提出强化图书馆社会阅读服务效能措施,借助图书馆服务以推动社会阅读推广的畅想,以期构建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战国秦至汉初的历史具有长期持续的性质,对于地方统治的方式也可以看到分明的继承关系.其中,本文关注秦及汉初在黄河沿线地带所设置的郡县,此地自吕布韦掌权时期置郡以来,成为防御六国势力的前沿地带,统一战争时对秦军供应起到了关键作用.到汉初黄河沿线地带的郡县仍然作为郡国间的边界,是因为汉初所采用的领域政策,基本都从战国末期秦领土计划恢复过来的,通过《二年律令·津关令》及《秩律》的分析可以看到这种继承关系.
秦以雍城为都长达300余年,如同之前所置西犬丘、秦邑、汧邑、汧渭之会和平阳一样,然而早期几处“秦都”均因短期“体验期”之后,达不到长治久安之效果,于是秦国选择了雍城.这里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一度作为秦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按照相应的文化遗存的内涵要素,即有宫城、宗庙、朝寝、大型手工业作坊、城市聚落、秦公陵园、国人墓地、郊外城址和祭天场所等.在置都雍城期间,秦国社会内部发生较大变革,从早先以血缘
本文总结回顾了自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三十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和新资料的公布,历史、考古、艺术、文物保护领域学者利用考古资料,对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的研究概况.
古代罗马城和汉长安城的给排水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西方城市管理观念、技术选择等方面的差异.根据相关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对共和后期、帝国前期的罗马城和西汉时期的长安城的给排水系统进行比较,从给水系统来看,罗马城的给水系统主要是一条条的各自独立的引水渠道,而长安城的给水系统则是一个由自然水源、人工渠道、人工湖泊交错构成的网络;给水工程都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及较高的科技工程水平做支撑;罗马城的高
“金城地区”泛指以金城(兰州地区)为首,黄河与湟水以及涧水(今庄浪河)三条河流所汇聚而构成的一片区域.这里不仅地理位置优越,适合农业生产,还是链接天水、陇西地区与湟水谷地、河西走廊的咽喉要道,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两汉时期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道,也是汉族势力向西挺进的大本营.作为汉朝政府与羌族屡次争夺的核心地带,金城郡的归属权及管理体系的走向变化也给途经此地的丝绸之路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隋末唐初,东突厥趁势再次崛起于蒙古草原,在中原王朝衰弱之际,俨然以“共主”的身份操纵北方政局.为了获得突厥的声援和支持,李渊父子主动向其输诚,并通过倾力交好,尊崇优容的方式,在满足其物资贪欲的同时,促使它成为大唐统一的推手.随着翦灭群雄,帝国开始追求“敌国”地位,并从妥协、退让发展为对抗与征服.随后利用突厥不可克服的矛盾,积极进行战争准备,一战而定北疆.此后大唐以开放的心态、恢弘的气度对待突厥的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