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标准体系研究

来源 :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x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残疾人社会福利的标准化建设是保障残疾人的社会福利的重要手段,为维护残疾 人在生活、工作、医疗和康复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服 务标准化现状,阐述了构建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标准体系的主要依据包括法律法规、部门规 章、部委规范性文件、国际公约和相关规划及标准等方面,提出了以人为本与需求导向、立 足国情与放眼国际、部门主导与社会参与、统一规划与分步实施、强化应用与注重实效等编 制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服务标准、基础标准、技术标准、通用标准和业务支撑标准为基 本内容的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标准体系,进而提出推进残疾人社会福利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的 政策设计与保障措施。
其他文献
残疾康复是残疾人参与、融入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的必有之路。经过长期的努力,徐州市残疾人康复事业取得了长足 的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主要是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薄弱,康复资金来源单一且 不稳定,康复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其原因既有残疾人康复的政策、环境、文化、康复机构、 康复人员情况等因素的制约,也有残疾人需求差异性、超前性、滞后性等情况的影响。推进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已成立多个包括H 省在内的 省级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验区,残联在公共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H 省残联的公共服务供求状况,结果表明H 省残联的公共服务侧重于满足残疾人的生理需求 和安全需求,针对残疾人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分别提 出了依托社区平台,优化社会环境及制定个人计划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省级残联公共服务
本文强调从县域视角分析残疾人就业政策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县域视角 研究残疾人就业问题的必要性以及从社会权利公平理念出发县域残疾人实现就业的社会意 义,在分析县域残疾人就业政策与服务遭遇颈项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当前,镇江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时期,也是广大 残疾人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改善最大的一个时期,但也存在服务体系建设进展不快、教育就 业水平较低、残疾人社会生活水平整体偏低、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的问题和难点,加快残疾人 事业现代化进程需要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教育扶持力度、重视服务体系建设和逐步提高生 活保障水平上全面提升,全面促进残疾人事业快速有效发展。
会议
目的分析我国归因于非痴呆的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残疾(简称器质性障碍残疾)的 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为残疾预防和康复提供流行病学证据。方法通过对2006 年第二次全 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描述我国人群器质性障碍残疾的现况、危害程度 及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结果器质性障碍残疾的患病率为0.437‰,男性多于女性,无工作 者是有工作者的3 倍;器质性障碍残疾的患病率的民族分布从高到低排序分别为维
目的 描述我国归因于行为综合征的残疾(简称行为综合征残疾)患病率及其人群和地区分布,分析其残疾等级和对活动及参与能力的损害,探讨危险因素,以利于制定防治和康复的卫生政策。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资料,计算归因于行为综合征(包括F50.0 神经性厌食F50.2 神经性贪食F51.‐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F52.‐ 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的残疾患病率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本次
社会保障是政府的一种制度行为,其基本目标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以确保其不因意外事件的发生而陷入生存困境,并体现出社会的公平性;社会保障实施的条 件是相应的社会立法,其责任主体有政府、企业、个人,但最终责任主体是政府。一个国家 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是否得到了国民的全力拥护,关键看政府在这一制 度行为中是否负起了应有的责任。这同样适用于残疾人社会保障。
会议
经过多年努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在江苏省已经初步形 成,“两个体系”在为残疾人生存和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用。但是, 由于理念的偏差、依法推进乏力、财政投入不足、社会动员乏力、现有资源浪费等诸多因素 的客观存在,江苏省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发展逐渐受到上述瓶颈 的制约。本文系统分析江苏省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对于加快建设和不断完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社区康复和我国社区康复的产生、发展、现状和最新理念, 以及近年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两个体系)建设的提出、推进和阶段性成效。 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结合近年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经验和“两个体系”建设成效,对 国际社区康复理念和两个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从概念、目标、内涵、原则、理念、模 式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相似性探讨;从起源背景、发展历程、分类表达、推进方式、参与主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