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教育伦理思想比较简论

来源 :全国第四届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so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览中西教育史上的教育伦理思想,了解现代世界教育伦理思想的研究概况,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度、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教育伦理思想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包含着一些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比较两者的同异之处,目的在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借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教育伦理思想.
其他文献
"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凸显了高等教育的鲜明特征,即政治性、时代性与目标性"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师从业之本,也是引领教师职业道德发展之魂: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激烈思想碰撞的多元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只有强化思想引领,才能把"立德树人"思想融入高校教书育人全过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相比较于其他社会职业,高校教师理应具备更高的道德素养.然而,据现实层面来看,高校教师的道德失范行为并不鲜见,这主要表现为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失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失范、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失范等.从伦理层面分析,法律法规、管理机制、社会环境负面因素等只有通过高校教师的伦理层面方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且道德品质与道德实践二者并不线性相关,因而伦理动因是导致高校教师道德失范行为的根本
当前,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应当建立怎样的伦理关系,已成为我国教育伦理或教师道德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为了教育好学生,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仅要处理与学生的关系,而且要处理好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学生家长的关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因此,从目前的道德实践状况出发,深入探讨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伦理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因此处理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惩戒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然而,如何以惩戒之善实现教育之善对教师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就需要细究惩戒之善恶,并在伦理和教育的维度上进行区分.根据惩戒教育效果的不同,可以将惩戒分为教育性惩戒、非教育性惩戒和反教育性惩戒.而想要将惩戒控制在善的范围之内,就必须遵循其应有的边界——底线意义上的法律边界,道德层面上的伦理边界以及教育意义上的教育边界.除此之外,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实现惩戒之善,还需要教师做
乡村幼儿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乡村幼儿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乡村幼儿教育的好坏关键在于乡村幼儿教师,而职业认同作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关注乡村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是促进国民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方面.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从教育伦理学的角度看,目前我国高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存在着利益取向片面强调为当前经济发展做贡献,忘却了高校的社会担当和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等问题.为此,高校要固本强基的基础上全面发挥各方面职能,同时超越眼前利益的局限,形成科学的激励机制,培养高校教师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社会服务的伦理水准.
社会认同是个体(自我)在与社会(他者)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对自我概念的建构,包含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两者彼此影响和相互塑造.教师的社会认同即建立在"教师"这一社会身份上的对自我意义、价值的建构.教师的社会认同危机是其自身价值感和意义感的丧失.
弑师惨剧警示全社会关注教师的社会形象问题.千百年来,人们对教师文学化、写意化的赞美,固化成了对教师及其社会形象的经典表达和正式界定.这使人忽视通过对教师现实生存状况去把握其社会形象.准确把握教师社会形象需要突破思维瓶颈.近百年来,教师在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生存状况等各方面面临着的问题,使教师职业和角色被"去魅".同时,教师社会形象也被"矮化"为"应试教育"的"帮凶""保姆""名利之徒"等.这就使教
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导致了教育领域中深刻的信任危机,信任危机又加剧了社会和教育的不稳定,信任已成为一种需要.信任不仅是教育及其改革的条件,而且是一种教育能量.对于教育改革中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而言,一方面,信任对现代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现代师生关系对信任的提高与改良又有深远的影响作用.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法则和生源萎缩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情感性劳动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台湾高校教师为例,实证表明,情感性劳动投入总体上与教学效果成倒U形关系,而情感性劳动策略中"表面行为"对教学效果没有显著影响,"主动深层行为"、"被动深层行为"则有正向影响关系.这要求教师课堂教学的情感性劳动投入要把握在一个恰当的程度,并需要对职业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感,才能发挥情感性劳动对教学效果的提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