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钙钛矿电池:从电池到模块

来源 :2018武汉光电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s8013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钙钛矿因俄国科学家Perovski最早发现而得名,是一类氧化物的统称,其化学通式为ABO3.2009年日本科学家Miyasaka首先把钙钛矿这种材料用到太阳能电池中.在钙钛矿电池中,钙钛矿作为吸光层,其主要结构是卤化物钙钛矿,化学通式为ABX3.一般情况下,典型的钙钛矿材料结构的A位是甲胺,B位是铅离子(Pb2+),X位为卤素阴离子,如C1-、Br、I-等.这种材料在400~750nm波段有很强的吸收,结晶所需温度低,具有双极性半导体材料以及高的电荷载流子迁移率等优点.
其他文献
井网完整性是决定气田采收率的关键因素.针对靖边气田碳酸盐岩岩性气藏低渗、薄层、多层发育的特点,开展干扰测试、生产动态分析、压降曲线分析和气井泄流半径评价,落实气藏井网系统完整性和剩余储量分布.结果表明:主力产层平均单井控制半径为1.3km,井网基本完善;其他5个次产层平均单井控制半径为0.2~0.6km,井网不完善;剩余储量主要分布在次产层、沟槽边部和局部致密区.该研究形成了已开发多层系岩性气藏井
为了准确表征压裂水平井水平段有限导流能力,模拟水平段中气水两相流的压降情况,考虑裂缝径向人流对流动形态的影响,分别建立不同流动形态下的微元段压降计算模型.同时根据流体力学理论,考虑壁面摩擦和流体径向人流的影响,建立压裂水平井气水两相产能模型.联立产能模型和水平段压降模型,推导出低渗透压裂水平井气水两相产能耦合模型.该模型通过数值分析求解方法得出气井沿水平井筒方向上的压力及人流量分布,为低渗透气藏气
苏里格气田致密砂岩储层纵向上交错叠合发育,一井多层比例高,近年来以丛式井组开发方式为主.为进一步提高苏里格气田整体开发效益,充分利用井组开发优势,创建了新型丛式井组压裂作业方法,包括连续油管分层压裂技术(连续油管关键工具+安全作业配套技术)、丛式井组一体化作业模式(通洗井一体化、射孔压裂一体化、排液生产一体化)和压裂液返排液再利用技术(压裂液供、储、配、收循环模式).现场规模应用121口井,压后单
徐深气田属低孔、低渗透、边底水发育气藏,目前出水井比例达43%,排水采气已成为气田重要的采气手段.通过13年开发实践,形成了一套适合徐深气田特点的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确定了泡沫排水、优选管柱、涡流排水、气举等有效排水方式,下步在完善及发展现有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系统化开展排水采气工艺研究,实现气井产能全生命周期有效发挥.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丰富,属于典型的“低渗透、低压、低丰度”气藏,受沉积、成岩双重控制,有效储层规模小、非均质性强,加之地震地表条件差,储层预测及井位优选难度大.长庆气区上古生界气藏开发实践中,创新形成了高精度二维、全数字三维及非纵测线等地震勘探技术,实现了地震储层、含气性预测;发展了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精细描述技术,储层描述尺度由“层段—小层—砂岩组—单砂体”逐级过渡,实现了定量表
光学显微成像技术是当代生物医学等研究领域十分重要的研究技术之一.它可以将微小的细胞、组织放大到可以观察的水平,从而帮助科学研究者们解决很多难题.但是,光学显微成像的放大倍数并不是无限的.1873年,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阿贝提出,由于受到光学衍射现象的限制,光学系统的分辨率存在一定极限.由阿贝的分辨率极限公式进行估算,对于一般的光学显微镜而言,其分辨率只能达到200nm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两个点的距离在
雷达是在军用中不断发展的,然后应用在军用和民用的各个方面。每天的衣食住行,只要带一个“行”字的,都会用到雷达,主要有交通类雷达(包括航空、航海和道路交通)、气象雷达、安防雷达、对地观测雷达、仓储监控雷达、电力监控雷达和激光雷达等。
本文首先介绍了微环超声成像的原理,包括其带宽、尺寸、Q值等方面的限制和优势,以及物体光声过程与有机材料微环接收超声信息原理。接着,介绍了微环在成像和THz信号检测方面的进展,以及相比传统探测器的优势。最后,利用碳纳米管这样一种新材料,做出了精度更高的“超声手术刀”。声波的应用十分广泛,如表面清洁、神经刺激、成像,等等。相比之前的方案,在频率、强度、精度等方面都做出了提升,因此应用也更加广泛。相信在
掺铋光纤是近红外激光器和光纤放大器中的一种新的有前景的活性介质,在1150-1800nm的光谱区域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在铋掺杂的锗硅酸盐光纤中,铋离子的存在形式为Bi+和氧空位。对掺铋可调谐连续光纤激光器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发现:在掺铋硅锗酸盐光纤激光器中,在GeOZ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获得的光谱范围在1366-1507nm;在GeOz浓度较高的情况下,获得的光谱范围在1655-1775nm。研究获得
生命体作为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系统,里面蕴藏的奥秘一直吸引着科学家的眼球,每一个重大的发现都离不开技术的革新,例如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让生命科学研究的道路越来越开阔.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要从显微镜的诞生开始讲起.在17世纪晚期,列文虎克发明了真正意义上的显微镜,然而当时生产的镜片比较粗糙,放大倍数也比较单一.到18世纪,卡尔·蔡司开始制造复合显微镜,由于缺少科学的指导,早期生产显微镜光学质量极不稳定.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