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密切关注的话题。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以此透视出创新社会治理与发展传统文化同频共振的时代镜像。民俗体育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的呼吁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但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和传统观念的封闭保守仍是阻碍村落民俗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本研究在实地考察德兴新建村板龙灯的基础上,分析民俗体育于社会治理的功能作用,发现民俗体育参与社会治理的现实障碍,进而提出民俗体育发展路径,为民俗体育迎合时代需求参与社会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与"社会治理"、"民俗体育"等相关的期刊论文,从政府官网及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http://www.jxfysjk.com/)搜集相关资料,整理分析当前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2)田野调查法:调查组于2019年元宵节亲身参与了德兴新建村板龙灯活动,并与村民共同制灯与表演,对当地风土人情及人文精神有了更为深入的体验,以亲临实践、拍摄照片等形式,获得了关于新建村板龙灯的第一手资料。3)访谈法:为了解德兴新建村板龙灯的生存现状,调查组成员走访了新建村村长、板龙灯组织者及村落老人,针对板龙灯的起源传说、仪式内涵、组织管理等内容进行访谈,为本研究提供材料支撑。研究结果:1)民俗体育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功能定位:通过研究发现,新建村板龙灯在乡村社会治理中表现出以下功能作用:加强村民团结协作能力,培养村民社会规则意识;增强村民的精神凝聚力,规范行为实现道德教化;培养村落村民自治能力,构建良好村落社会秩序;d)增进村际体育文化交流,促进村际关系和谐发展。2)民俗体育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现实障碍:通过研究发现,新建村板龙灯参与乡村社会治理中存在以下现实障碍:职能困境:村落体育组织缺失;政府缺位:资金和人力投入甚微;文化脱离:活动仪式感日渐式微;行动业余:服务管理专业性不足。研究结论:1)建立健全村落体育组织,创设村落体育治理环境:当地政府应设立专门的体育文化管理机构,密切关注村乡民俗体育的生存与发展,精准帮扶村落民俗体育的组织开展工作,使民俗文化复原重生的动力。另外,各村镇应以村民为主体,建立健全体育社会组织,指定村落体育项目负责人,配备专业组织管理人才,明确各自的职能与责任,有计划地规范开展民俗体育活动、保护民俗体育文化,逐步实现由政府管理向基层治理的过渡转变。2)培养村落组织管理人次,提升服务管理专业水平:政府、学校应为基层民俗体育组织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促使民俗体育组织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提高与政府、企业、社会等沟通协调的能力,吸引各类社会资源投资民俗。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民俗体育组织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为民俗体育组织的能力建设提供专业帮助,提升服务管理专业化水平。3)强化民俗体育文化内涵,激发社会治理群众力量:"共建共治共享"是一种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激发社会治理群众力量需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民俗体育作为一种彰显民众文化认同的独特形式,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功能作用不容小觑。强化民俗体育文化内涵,不仅要强化民俗体育文化的原始内涵,还要强化民俗体育文化的衍生内涵,即在继承与发展中产生的基于地方文化信仰的独特内涵。正是基于民俗体育深厚的文化内涵基础,我们才可以追寻其文化认同和地方认同,从而彰显出民俗体育于社会治理的独特价值。4)根植民俗体育生存土壤,以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社会变迁为民俗体育提出了生存考验,民俗体育或是蓬勃发展或是悄然消亡,关键在于能否随着生存土壤的变迁而做出改变以迎合社会的需要。新建村板龙灯在继承和发展中已经超越了本身的属性和意义,由祭祀娱神的宗教信仰转而成为新建村一种独特的村落象征及族群符号,并顺应时代背景,被村干部嵌入到乡村社会治理理念中,在服务社会中展现出旺盛的生命活力。各类文化形态的发展趋势都取决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因此,民俗体育只有根植于生存土壤,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激流勇进,迸发出更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