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佃贵以“浊毒”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经验

来源 :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23654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佃贵教授行医四十余载,治学严谨,继承创新,医术精湛。其首创“浊毒学说”,立足浊毒证,并运用浊毒理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历经临床检验,屡试不爽,本文将李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经验进行了介绍。
其他文献
胃癌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canner,PLGC)是一个病理学概念,指胃黏膜中重度异型增生和/或不完全性结肠化生,而这类病变有可能转变成胃癌,即可能是发生恶变的基础。但是癌前病交仍然属于良性病变,并且可以停止发展,甚至逆转,与恶性肿瘤又有显著的区别。治疗PLGC可以预防胃癌的发生。目前西医治疗PLGC尚缺乏疗效明确的药物,中医强调未病先防,众多研究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李玉奇教授即提出了“萎缩性胃炎以痈论治”的学术观点,并进行了多项科学研究。有幸在老专家身旁随侍学习,揣摩老专家的学术思想颇有一番心得,本文将自己在临床中的经验体会及感悟与大家一同分享。
PUB属于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急性大量出血的死亡率约占10%,而PUB占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的50%,也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潜在生命危险的急性并发症。西医治疗PUB的抑酸药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其代表药物是奥美拉唑,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近年来众多的临床报道证实,中医药治疗PUB有良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但是目前的有关报道大多是仅用中药汤剂或
目的:荆花胃康胶丸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新型中药制剂,由土荆芥和水团花两味药物中提取的挥发油组成。临床和实验表明其有较好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但其作用机制不明确,为此我们通过灌服荆花胃康药液的方式,观察该药对溃疡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Wistar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24只大鼠采用Okabe氏乙
本研究通过实验观察到复方田七胃痛胶囊可明显降低冰醋酸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及阿司匹林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胃黏膜损伤程度,对胃黏膜损伤大鼠的血清及组织中的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PGEZ)水平均有提高作用,可明显上调胃豁膜的EGFR的表达,提示复方田七胃痛胶囊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胃黏膜微循环,提高表皮生长因子(EGF)、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 PGEZ)水平
粘附、侵袭、转移是肿瘤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肿瘤细胞通过膜表面特定受体与基质或基底膜的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和Ⅳ型胶原等相粘连,然后释放蛋白水解酶或激活基质中己存在的酶原,使基质成份降解,再通过不断运动而填充到被水解了的基质的空隙中,完成浸润和转移。在整个过程中,与基质的粘连、对基质的降解、以及不断的运动,分别反应了肿瘤细胞的粘附、侵袭和转
胃癌是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世界死于癌症的630万人中,77.6万为胃癌,占第二位。鉴于胃癌起病隐匿,早期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而且病变发展很快,部分胃癌患者诊断明确时病情已经到了中晚期,故而进展期胃癌更为常见。现在胃癌治疗的主要倾向之一,就是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笔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研制成昆参颗粒,临床观察其对于改善进展期胃癌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有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药物组成为:旋覆花、代赭石、半夏、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用以治疗伤寒解后胃虚气逆,心下痞硬之痰气痞,具有涤痰化饮,镇肝降逆,调补脾胃之功效。研究表明,旋覆代赭汤具有较强的促胃动力作用,但是关于其含药血清对胃平滑肌细胞Ca2+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IP3受体拮抗剂肝素后
胆汁反流性胃炎为慢性胃炎的一特殊类型,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笔者从2003年至2008年五年间运用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法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80例,本文对其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进行了报道。
朱西杰教授是宁夏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西部地区中医内科消化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在消化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本文将朱老师在脾胃病治疗方面的用药经验总结,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