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源,作为人类衣食之源的土壤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尤其是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土壤污染防治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保障和先决条件.时逢史上最严厉的《食品安全法》出台之际,从食品安全的角度防治土壤污染,进而保障人类饮食安全,这是法学界应该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在食品安全得到最广泛关注和最严厉监管的背景下,探索研究我国土壤污染立法,提出应规制化肥使用,重点规范农药使用,建立切实有效而可行的检查制度,建
【机 构】
: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永州425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源,作为人类衣食之源的土壤直接影响食品安全,尤其是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土壤污染防治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保障和先决条件.时逢史上最严厉的《食品安全法》出台之际,从食品安全的角度防治土壤污染,进而保障人类饮食安全,这是法学界应该深入探讨的重大课题.在食品安全得到最广泛关注和最严厉监管的背景下,探索研究我国土壤污染立法,提出应规制化肥使用,重点规范农药使用,建立切实有效而可行的检查制度,建立土壤污染监测制度与土壤信息公开制度,在新《食品安全法》背景之下,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应注重与之协调、互补,并以农产品安全为基本理念和原则。因此,旨在论证土壤污染防治与食品安全相协调,或者说以保障食品安全为目的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方向,从化肥、农药、检查、检测、信息公开等方面入手探索与之对应的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了破产财产中存在的问题,即对破产财产不能妥善管理,缺乏合理评估,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用缺乏来源,导致一部分财产贱卖,破产企业主管部门借破产之机,自行处里企业资产等,阐明应正确认识破产财产的特点,提高财产变价率,完善破产财产程序,建议:清理、废除过时的法律、行政法规;完善配套规定,以适应新的形势;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加强监督管理。
连带责任制度与保证制度都是民法中重要的债权实现的保障制度,破产法是在一定时间的法定程序内对全体债权人实现集中公平清偿的制度,这会发生在破产程序中对于全体债权人的公平效率与对于连带责任与保证法律关系主体的个体公平之间的矛盾.解决之道在于,在破产法中既要尊重民法中连带责任制度与保证制度的立法意旨,又要同时结合破产程序的特点对连带责任制度与保证制度予以变化,即连带责任制度与保证制度需要在破产法规定的破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跨境破产将会越来越多,并日益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存在有关跨境破产的比较详细和具体的立法.我国新破产法虽然采取了很多先进的破产制度,并对跨境破产作出了规定.但新破产法对跨境破产的极具原则性的规定,将很难有效地应对已经出现或正在大量出现的跨境破产问题.从对我国跨境破产承认制度的分析入手,通过对国际经验和他国做法的介绍和分析,试图为我
我国法律设定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宏观调控监督权.该权力与宏观调控权之外的监督权不同,后者属于国家权力之外的社会权力.我国法律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宏观调控监督权的控制,主要是程序控制.假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违法行使宏观调控监督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且不能免责.
明确财政转移支付行为的法律责任以实现制度规范化是当前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传统法律责任理论视野下,往往粗线条得将财政转移支付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局限在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中,因此有必要从公私交融之经济法特点,运用新兴的经济责任制理论探索财政转移支付中法律责任制度的应有之义,在此基础之上解读该制度在国内立法不彰、司法缺位和执法乏力的实践困惑,而后结合主要发达国家和台湾地区的国际经验,最终从责任范围、追
法律是社会利益的调节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虽然日趋完善,但仍未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现实环境压力和潜在环境风险,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考虑其背后的利益关系,没有有效地平衡各方利益.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包含着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的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本文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进行利益分析后,提出通过组建第三方环保管理监督机构、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以及发挥环评机构功能等有效路径,以期实现环评制度所追求的平衡
生态安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有着重要的影响.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如果没有健康生态系统的支撑,经济建设成果不仅会受到威胁,经济建设也不可能获得长久的持续性的发展.近年我国生态安全恶化,对生态安全立法保护提出新的挑战.本文以云南生态状况为视角,提出加强生态安全保护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加强生态安全影响评价法的地位和其它单行法规的修订,立法重视生态安全经济政策,立法加强机制创新
虽然我国执政党和政府提出了生态文明,但是我国现行法律中基本上并不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生态文明理念的法治化,需要从在法律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于政策法律实施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这两个方面着手,提出政策法律的实施中生态文明理念缺乏真正落实,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落实政策法律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大气污染是一种严重危害环境的现象,因此,世界各国对这种行为均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我国现今采用的控制模式依然是以行政控制为主的模式,这种单一的线状纵向控制已经无法适应我现阶段国治理大气污染的要求.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我国应采取网状的立体控制模式,建立以司法控制、行政控制和公众参与控制的综合控制模式.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的暴露,不少国家和地区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而又不乏普适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本文系统论述了十个国家和地区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分析了各自法律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实际,谈了一点看法与建议,要在明确立法思路和法律原则的基础上,设计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法律制度,以实现产地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和农产品安全双重目标。建议在拟制定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中,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