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在简述了我国水牛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水牛今后在开发利用进程中,应加强科学创新研究,以不断提高水牛饲养科技水平和促进水牛奶业快速发展的思路.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简述了我国水牛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水牛今后在开发利用进程中,应加强科学创新研究,以不断提高水牛饲养科技水平和促进水牛奶业快速发展的思路.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我国奶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新阶段我国奶业发展的动力、特征和趋势,提出高产、优质、生态、高效是我国农区奶业技术发展的长期目标。在当前和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奶牛高产优质生产技术、乳制品深加工技术、与奶牛养殖结合的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信息技术在奶业中的应用将是我国农区奶业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结合我们在承担“十五”奶业专项课题期间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
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提高产品质量是兴国之道,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根本之策。奶业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食品行业,“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奶业在高举大旗呐喊着做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之余,是否应停下来想一想这杯奶的质量?想在强壮民族之时该怎样“强壮”奶业自身?行业的壮大,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
文章分析了我国乳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黑龙江奶牛业、乳品加工企业和高校之间多年形成的优势组合,为乳业技术创新的发展铺垫基础,并促使高新技术在乳业中的应用得以实现。“十一五”期间将以生物技术应用为重点,通过酶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实现对牛乳成分的改进,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功能保健液态乳系列产品。同时利用冷杀菌、微胶囊、循环超声、在线检测与监测、智能评价等高新技术提高乳品加工及质量安全检测的技术
我国是拥有牦牛数量最多的国家,四川省是继西藏、青海之后我国第三大牦牛生产区.长期以来,四川省的牦牛产业是采取的粗放型农业经营方式,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与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农业的低水平发展,很不利于我国四川省牦牛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加入WTO以后牦牛业既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又会有难得的机遇.四川牦牛业该如何利用优势、规避劣势,并最大限度地发展,本文从利弊、长短及其对策分析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基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关中国牛品种资源的调查结果,结合由6个血液蛋白基因座计算所得的标准遗传距离,运用Weitzman边际多样性分析方法对20个中国黄牛品种进行分析,计算品种的灭绝概率、现实和将来的期望多样性、品种贡献率、边际多样性及保护潜力,并构建了20个品种的最大似然聚类图,并与这些牛品种的保种现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品种的总群体数量、品种的分布区域与灭绝概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
据专家测算,育种工作在畜牧业总产值中的贡献率为40%,而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环境控制等其他因素的总贡献率之和为60%,可见育种工作的重要性.通过选择优秀种牛,改进和提高全群的遗传水平,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使肉牛业以更高效率生产牛肉产品,并使生产者获得更大经济效益.本文研究开展我国皮埃蒙特牛品种登记及相关育种工作。
本文探讨我国奶业发展急需研究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包括,1 我国奶业发展现状与国际发展水平的对比(中国奶业发展的必要性),2 中国奶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3 奶业发展的技术需求(项目建议)。
赤峰市从七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末曾先后引进了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安格斯、皮埃蒙特、南德温等世界优秀肉牛品种进行了杂交改良当地母牛,全面推广应用了牛冷冻细管精液进行配种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本文介绍赤峰市西门塔尔牛的改良发展情况。
本文报道湘西黄牛保种选育方案、技术路线、实施措施及初步选育结果;探索在农村散养条件下进行地方牛品种选育技术与措施,项目设立永定区、凤凰县两个本品种选育区和慈利县、新晃县两个导入外血选育区,分别导入25%~37.5%德国黄牛和利木赞牛外血.本品种选育F1代较F0初生重、6月龄和12月龄重提高25.8%~29.3%,5.8%~8.1%和6.3%~8.0%;导入50%外血F1代较原品种初生重、6月龄重提
新野县皮南杂交肉牛产业发展有较长历史,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引进试验阶段(1986~1996年),经陈幼春教授引荐,通过良种引进试验和效益分析对比,确立皮南杂交肉牛作为畜牧产业主导品种;第二阶段:推广普及阶段(1997~2003年),主要是大力发展皮南杂交肉牛群体,通过规模的扩张,带动效益的提升;第三阶段:标准化生产阶段(2004年至今),以创建全国皮埃蒙特优质肉牛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