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绿僵菌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前期的研究发现感染内生共生菌Arsenophonus(下文简称Ars)有助于提高绿僵菌对褐飞虱的侵染能力.为进一步明确该菌对褐飞虱绿僵菌侵染规
【机 构】
: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僵菌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前期的研究发现感染内生共生菌Arsenophonus(下文简称Ars)有助于提高绿僵菌对褐飞虱的侵染能力.为进一步明确该菌对褐飞虱绿僵菌侵染规律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喷施绿僵菌,就寄主水稻品种和环境温度对共生菌Ars影响褐飞虱的绿僵菌感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①水稻品种(TN1、IR56和Mudgo)与Ars(感染、未感染)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喷施绿僵菌后第5天、7天,不同处理的绿僵菌发病率差异较明显,但除共生菌感染与否影响显著(P<0.05)外,水稻品种、水稻品种与共生菌交互作用均无显著影响(P>0.05);喷菌第5天,感染、未感染Ars的褐飞虱绿僵菌感病率分别为26.0%、47.5%,而喷菌第7天则分别为76.6%、88.0%.②温度(23℃、25℃、27℃)与Ars(感染、未感染)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喷施绿僵菌后第7天,温度、Ars对褐飞虱绿僵菌感病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二者的交互作用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23℃下的褐飞虱绿僵菌感病率(34.3%)、25℃下的试虫(54.2%)和27℃下的试虫(73.1%)之间有显著差异,感染Ars的褐飞虱绿僵菌感病率(44.4%)低于未感染Ars的试虫(63.3%).综上所述,在不同寄主品种及环境温度下,感染Ars均显著降低褐飞虱的绿僵菌感病率;温度显著影响褐飞虱绿僵菌感病的发生,而不同寄主品种无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当今的害虫防治理念已从传统的"杀灭"转向科学的"调控",生态调控成为可持续农业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间作来提高农作物的多样性是作物虫害生态调控途径之一,间作作物
蚜虫(半翅目:蚜科)是全球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上的重要的害虫之一,通常采用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但是"3R"问题(抗性、再猖獗和残留)突出,并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诸
化学防治仍是当前水稻害虫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多种农药一起混合使用可能会对鳞翅目害虫天敌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药膜法测定了4种水稻鳞翅目害虫靶标农药(毒死蜱、
为了测定七星瓢虫成虫对枸杞木虱4种虫态的捕食作用,分别在室内测定七星瓢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种内干扰、自身密度干扰、捕食偏好性以及在田间七星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效
小麦条锈病(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目前,化学药剂防治仍然是生产上防治小麦条锈病最为主要的手段之一.本研究选取2%立克秀湿拌
褐带卷蛾茧蜂(Bracon adoxophyesi Mimanikawa)是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上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外寄生蜂.在实验室条件下,本文初步观察了褐带卷蛾茧蜂的形态、
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 Tjeder)可以捕食蚜虫、蓟马及鳞翅目害虫的卵和低龄幼虫等多种农业害虫,可适应多种类型的农业生态系统,是生物防治的重要种类.水通道蛋白
为明确农业生产中氮肥与球孢白僵菌对玉米螟防治的调控机制,在不同氮肥梯度下种植玉米,并接种球孢白僵菌和玉米螟黑头卵,通过调查玉米地上生物量、净产量、玉米叶片氮含量、
近年来由土传病害(枯萎病、青枯病、根腐病、立枯病、黄萎病和根结线虫等)引起的设施番茄连作障碍频繁暴发,严重威胁设施番茄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生产上通常的防治设施番茄
RNA聚合酶是维系细菌生命活动的关键酶,由5个亚基(α2ββ'ω)组成核心酶,与启动子σ结合形成全酶,负责细菌所有基因的转录。因此,利用基于操作或基因突变,定向改变RNA聚合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