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法制教育在教师教育领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法律素养是其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法律素养和行为.在大力弘扬建设法治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法制教育则尤为重要,如何能使教师教育中法制教育的力量得到发挥,使得教师真正做到立德树人,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加强教育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拓宽教师法制教育的途径,做到有法必依;加大违反教育法律惩处力度,做到执法必严.
【机 构】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上海200062
【出 处】
:
第二届“中国·长三角”教师教育联盟研究生学术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制教育在教师教育领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的法律素养是其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法律素养和行为.在大力弘扬建设法治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法制教育则尤为重要,如何能使教师教育中法制教育的力量得到发挥,使得教师真正做到立德树人,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加强教育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拓宽教师法制教育的途径,做到有法必依;加大违反教育法律惩处力度,做到执法必严.
其他文献
大学教育是中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向社会直接输送各类专门人才的教育,是响应中央提出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之重要前沿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大学生在多元价值文化崛起及冲突的背景下,从容应对各种价值危机和信仰危机的重要精神利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大学教育必须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必须注重途径的合理选择与创新
"师范教育"这个概念具有历史局限性,包括偏重伦理性、内涵与外延片面性以及话语体系的滞后性.而与之相对应的"教师教育"则更加中性与专业,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多元和系统,话语系统也更加与时俱进.因此,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话语转变已是历史必然.
道德教育中教师人格对于学生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德育教师人格是德育有效性的基本保障,而当前德育教师人格却面临着人格忽视困境,人格神圣与现实的矛盾困境以及德育教师的人格混乱等困境.因此深入剖析德育教师的人格困境及其发展是研究德育教师群体的基础性工作,并从教师自身,学校,社会三大维度来提出相应措施.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古代与近现代的教育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衰、发展与变迁,教师的称谓随着教育的发展,也发生着变化.教师的称谓作为当时教育发展的一个子因素,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当时的教育状况,甚至是社会发展.本文梳理了从古至今教师称谓的变化并阐述了其对当今教师文化建设的几点启迪.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教师的责任重大而深远,立德树人与教师教育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根治教师的失德现象,也可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完善道德意识.而外语教师作为两种语言甚至两种文化之间的传播者,肩负传授学生交际知识,提升学生交际能力的重任,更要注重立德树人.
喀麦隆大学的招生考试制度由初、高中毕业证书考试和大学招生录取两个部分组成.由于喀麦隆的中等教育具有英法两个国家中等教育体系的特点,所以毕业证书考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喀麦隆的大学招生录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申请入学,一种是考试入学.这使得喀麦隆大学本科招生考试制度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但是各个大学无论采取哪一种招生录取方式又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喀麦隆考试入学方式缺少第三方监督,很容易导致不公平现象产生.另外
当前,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英语教学的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社会对英语教师职责的要求不断深化.英语教师作为外语教学的实施者,同样肩负着跨文化教育的职责.语言教学的社会文化观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种语言学习取向.它植根于多个学科流派的理论观点,探索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机制,为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英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它揭示了英语教师履行跨文化职责的内涵与意义,并帮助教师认清跨文化职责的表现,制定行动策
随着现代教师权威弊端的日益暴露,后现代教师权威越来越受到推崇.后现代教师权威主要有生成性、缄默性、感召性三方面特征,这是与新课改的时代背景相契合的.基于重构教师权威的需要,教师可以从观念、能力、行动三个维度加以努力,以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
中国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基础教育发展更是受到各国称赞和学习.教师节作为教育文化大事业,日益正得到政府和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针对教师节的发展和成长现状,以这个节日文化带来的价值也包括产生的相关问题为中心,结合当下教育热点,对教师教育和教师德育的重视,从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政府等利益主体提出了几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借此以期能对塑造教师节的本真价值、继续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带来积极的参考意义和推动作用.
关怀伦理视阈下的师德建设机制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阶段:短期互动关系形成阶段、长期师生关系建立阶段和师德形成阶段.也即,关怀伦理视阂下的师德建设是以师生关系为载体而展开的.与长期以来中国所走的规范型师德建设的道路不同,关怀伦理视阈下的师德建设依托长期师生关系,构建了内在操心的、较高质量要求的关系型师德建设道路.关系型师德建设道路的提出,丰富了中国师德建设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