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氧舱火灾事故成因与防范

来源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暨2010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医疗信息化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feng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用氧舱内发生火灾是高压氧治疗中突发的、偶然的灾难性事故。一旦发生,后果极其严重。根据氧舱设备、舱内环境的特殊性等,分析引发氧舱火灾的成因,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火灾事故的发生。
其他文献
ICU的急危重症状况不仅使患者身心状况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把其家庭成员带入一种危机状态,给家属带来很大影响, 尤其是在精神上和心理方面所产生的压力是不可忽视的。家属所经历的痛苦甚至比病人还要严重。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该对ICU患者家属这个特殊群体在心理上给与足够的关注,尽可能满足病人家属的需求,以减轻家属压力,使其为患者提供更多支持。主动地研究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需求,能指导医护人员在
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fMR1的方法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男孩在执行抑制任务中额叶、基底节和小脑等部位的激活特点。方法:应用基于血氧合水平依赖的事件相关的功能磁共振脑成像(BOLD-fMRI)方法,采用箭头侧翼干扰任务作为认知任务,结合功能连接的手段,以符合DSM-IV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标准12例ADHD男孩和按年龄匹配的11例正常对照男孩为研究对象,功能磁共振脑成像的数据采用SPM2软
目的: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对鼻窦内窥镜电视显示系统辅助支撑喉镜在喉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经全麻在鼻窦内窥镜电视显示系统辅助支撑喉镜下治疗喉部疾病17例。结果:鼻窦内窥镜电视显示系统辅助支撑喉镜下手术可将病变经喉内完整切除,经过术后3-12月随访,临床效果良好,治愈10例,有效7例。结论:鼻窦内窥镜电视显示系统辅助支撑喉镜下手术视野清晰、直观,提高了手术的精度,进一步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
为了解某院现有护理人员总体能力和素质是否与当前护理任务和病人需求相匹配,作者对全院护士长、医生和病人进行调查访谈,通过不同人群对现有护理人员的评价,找出存在问题,以便在将来的护理管理和培训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护理人员薄弱点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和整体素质,改进和完善护理服务。调查对象:分别是病人、医生和护士长。内容与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与现场访谈法相结合、请该院有护士长设置科室的所有护
目的:探讨胎儿羊水Ⅲ度污染对新生儿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1999年9月至2004年3月清华大学附属玉泉医院发生胎儿窘迫256例,其中羊水Ⅲ度污染119例为观察组,其余137例为对照组,观察产后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的发生率。结果:羊水Ⅲ度污染组新生儿窒息率(16.8%)、新生儿肺炎率(13.5%)、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2.5%)均高于对照组(8.0%、6.6%、0.7%),羊水Ⅲ度污染组的新生儿窒
目的:了解缺血性肠炎的发病因素、发病部位及诊治方法。方法及结论:通过对40例缺血性肠炎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发现缺血性肠炎多发生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病人,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剧烈的腹痛、便血、腹胀、腹泻泻等,结肠镜检查表现为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缺血性肠炎多为一过性可逆性改变,重视老年人的急性腹痛、便血等症状,及时肠镜检查及时治疗大多于2-4周内缓解,且不易复发。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大鼠肠粘膜形态学改变及小肠动力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48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对照组和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组,模型组又根据实验终止时间分为5个亚组,每组动物8只。采用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于缺血后3h、6h、12h、24h、48h进行光镜下观察小肠粘膜的病理变化及利用美蓝染色法计算小肠推进比。结果:MCA0各亚
目的: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病因、临床特点的认识,以提高对药物性肝炎的诊治水平。为临床安全用药、规避药物造成肝损害的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09年收治的已经确诊为药物性肝炎的1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原发病、服药史、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停药后的效应,探讨其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炎的原发病有肺结核、高血压.高血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甲亢等。年
本文运用工程技术原理和方法,从工程角度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的变化过程,应用工程技术手段,建立适宜的方法和装置,人为地控制这个变化过程,从工程角度解决医疗问题,文章通过在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的闭环控制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动态血糖监测仪与闭环胰岛素泵相结合在医疗过程中的应用。
PET/CT是目前最先进的分子显像设备,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笔者从晶体材料和工艺、PET采集方式、PET重建算法、图像融合技术、后处理技术等几个方面,对影响PET/CT性能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为医院引入PET/CT的选型论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