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幼儿的生活方式关系到包括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在内的幼儿体质健康状况,并关乎国民体质的未来。良好的体质是幼儿健康成长、生活、学习的重要条件。3-6岁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重要作用,并奠定成年后体质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基础。2019年底,COVID-19疫情爆发,自2020年1月23日起,中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预防和控制策略来遏制病毒传播,包括学校延迟开学、居家隔离、居家医学观察等。这些措施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户外活动时间减少、身体活动量减少、视屏时间增加,可能对体质健康、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造成负面影响。对于幼儿群体,长期居家生活增加了亲子陪伴与互动时间,在此期间幼儿的生活方式受家庭环境及主要照顾人的影响较大。本研究通过线上家长问卷的方式调查3-6岁幼儿在COVID-19疫情期间的居家生活方式与身体活动相关行为,分析幼儿生活方式及身体活动行为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为幼儿良好居家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养成提供参考和建议。研究方法:采用网络问卷发放的调查方法,于3月26日起在江苏、广东、山东、四川等地共10所幼儿园通过问卷星由园长向家长发放《3-6岁幼儿疫情期间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共收回答卷2191份,其中有效问卷2131份纳入分析。问卷包括幼儿及家长基本信息、生活作息、身体活动、情绪状态、伤病情况五个模块。该问卷为家长问卷,由家长(主要照顾者)填写,调查了幼儿家庭背景、疫情期间居家生活方式、与上学期间相比生活方式变化的情况、家长对幼儿在3-6岁年龄段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水平等。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一般性资料采用描述分析,对幼儿疫情期间生活方式及其变化以及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幼儿生活方式是否健康使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研究结果:1)疫情期间幼儿日均静坐时间为125.48±99.01分钟,其中视屏时间64.59±89.9分钟;日均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63.57±151.23分钟,日均户外活动时间51.87±97.0分钟;日均睡眠时间10.91±0.94小时;幼儿心理状态平均得分4.11±1.5分(总分6分);2)幼儿生活方式符合WHO身体活动指南推荐量的比例为10.1%,幼儿居住在农村、母亲受教育程度较高对幼儿生活方式符合推荐标准是保护因素;3)与上学期间相比,46.87%的幼儿日均静坐时间增多,57.15%的幼儿视屏时间增加,46.74%的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减少,61.71%的幼儿睡眠时长没有明显变化;4)幼儿最喜欢参与的活动为跑跳追逐或此类游戏(76.2%)、看电视、电影(67.6%),最常进行的活动为跑跳追逐(69.6%)、步行、逛街(68.1%);5)幼儿的居住地、年龄、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对幼儿静坐时间、视屏时间、户外活动时间、作息时间、心理状态等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村幼儿疫情期间相比上学期间各种强度身体活动量的增长幅度都比城市幼儿大,而静坐时间和视屏时间比城市幼儿减少的趋势更显著,与家长发生冲突的频率增加幅度比城市幼儿小。幼儿的父母学历越高,幼儿疫情居家期间的各项身体活动量和睡眠时间呈现减少的趋势越明显;父亲职业对视屏时间的变化有影响。父亲为不同职业的幼儿居家期间视屏时间均有增加趋势,且父亲为办事人员的幼儿视屏时间增加幅度最大。只有母亲职业为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的幼儿中高强度身体活动量增加,母亲是国家机关人员的幼儿静坐时间增加的幅度最大。母亲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的幼儿与家长发生冲突频率增加最明显;6)生活在农村、母亲受教育程度高和父亲职业为非办事人员是幼儿生活方式健康的保护因素。研究结论:幼儿疫情期间符合WHO身体活动指南和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推荐量的比例较低;疫情期间幼儿的各种作息、活动时间及其变化与幼儿、家庭的基本特征及教养方式相关。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对幼儿,尤其是居住在城市幼儿的生活方式存在负面影响。父母的学历、职业在居家生活期间对幼儿生活方式有广泛的影响。父母的学历和职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经济基础、认知水平、居住环境、教育理念,这一系列因素都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对幼儿生活方式的培养息息相关。除了幼儿的生活环境应向更有利于进行身体活动的方向改善以外,学习和社会应加强对父母的宣传教育,鼓励父母认识到身体活动的重要性,以自身的榜样力量带动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