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平钙干预对青春期儿童、哺乳期和停经妇女骨密度及钙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PV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验不同水平的钙干预对青春期儿童、哺乳期和停经妇女骨密度(BMD)和骨盐含量(BMC)变化及钙代谢的影响,估计上述人群的钙需要量。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选取青春期儿童(12-14岁)210名(男105)、产后1周的乳母150名,和停经妇女(57±4岁)320名,采用区组随机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儿童、产妇)或四组(停经妇女)。低、中和高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40g全脂奶粉(含钙300mg)和0、300和600mg/d钙,和无干预的空白组(仅停经妇女)。儿童和停经妇女干预两年,产妇干预1年,于0、1和2年采用双能X光骨密度仪检测全身、腰椎和股骨的BMD和BMC,调查膳食钙摄入量;儿童和停经妇女干预后6-12月每组随机10人,乳母于哺乳1-3月期间每组抽取5名,进行为期7天的双稳定同位素钙代谢实验。结果:184(男92)儿童,101名哺乳期妇女和287名停经妇女完成末期随访及相关检查。干预期间低、中、高剂量组的平均钙摄入量分别为:女童:685、962、1184(mg/d):男童:761、1008和1264(mg/d);哺乳期妇女:777、1069和1231(mg/d);停经妇女:730、940、1205和空白组720(mg/d)。儿童组BMD和BMC在2年内三组的增加值随着钙摄入量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但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停经妇女不同部位2年骨密度的变化值,除总股骨在中剂量组流失显著低于低钙组和空白组(p<0.05)外,其它部位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哺乳期妇女各部位的骨密度呈下降的趋势,但1年的变化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钙代谢实验显示,青春期儿童钙摄入量达到1000mg/d时钙储留量(342mg/d)达到适宜骨钙增长量,哺乳期妇女钙摄入量达到893mg/d,可超净钙平衡(53mg/d);停经妇女在钙摄入量达1024mg/d时,可达净钙平衡。结论骨密度结果显示上述三个人群的钙摄入量达到700-800mg/d时,骨密度变化已达平台效应水平。钙代谢研究所得钙需要量略高于骨密度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全椎板切除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例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全椎板切除加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及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内固定种类:Dick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油气开采企业提高管控水平和落实企业总战略。对油气开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预算目标不科学、预算编制方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