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期羊全颞下颌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评价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405567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Surgicase5.0软件对羊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置换进行手术设计,探讨其重建后的效果.方法:6月龄山羊6只,术前行CT检查,收集数据Dicom格式,通过Surgicase5.0软件创建三维数字模型,结合快速成型技术获得羊的树脂三维头颅模型,在模型上设计人工关节,制备个性化人工全TMJ假体,并模拟手术,进行全TMJ置换;右侧进行手术,作为实验组,左侧为对照组.术后1、4、12周行CT扫描,在三维模型上测量左右侧下颌支高度(ramus heights,RH)、下颌体长度(mandibularbody length,ML)、髁突顶点到下颌中切牙近中接触点距离(condyle-incisor, CI)、下齿槽座角到髁突顶点距离(subramental-condyle,BC),对所测数据进行左右侧配对t检验,左右侧各时间点分别与术前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能正常进食.三维重建测量结果显示,术后1、4周左右侧RH、ML、CI、B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除ML外,左右侧RH、CI、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手术前后比较,术后1周RH、ML、CI、BC,术后4周RH、BC,术后12周R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手术前后比较,术后1周RH、ML、CI、BC,术后4周R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iPSC-MSCs是再生医学中干细胞治疗颇具前景的细胞来源.然而,目前仍未有高效的策略将iPSCs转为MSCs,同时,不同策略来源的iPSC-MSCs其生物学特征仍有待进一步阐明.本章节旨在研究如何将CD146-STRO-1-SFMSCs来源的iPSCs转化为CD 146+STRO-1 +iPSC-MSCs.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从形态学比较Ⅱ型糖尿病大鼠BMSCs和正常BMSCs的差异。方法:全骨髓贴壁法纯化培养Wistar大鼠及Ⅱ型糖尿病GK大鼠BMSCs,应用含胰岛素、地塞米松、异丁基甲基黄嘌呤(IBMX)的成脂诱导培养液定向诱导传代细胞成脂细胞分化。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表面抗原标志物,普通光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会议
目的:研究牙周膜干细胞(PDLSCs)移植促进兔髁突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建立髁突骨缺损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复合体组[透明质酸钠凝胶(HAG)/PDLSCs复合体移植]、PDLSCs组(单纯植入PDLSCs)、HAG组(单纯植入HAG)和空白对照组。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骨计量学研究分析各组骨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