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河河口段生态基流计算分析

来源 :2020中国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水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km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汶河河口段具有代表性的水文站是戴村坝水文站,根据戴村坝水文站1991-2016年流量资料,利用距平百分率法将各年份划分为不同水平年,采用Tennant法确定某水平年的基本流量比例,利用该水平年与其他各水平年平均流量之间的比例,推求出生态基本流量比例之间的关系,由此计算出大汶河河口河段其他各水平年的生态基流.
其他文献
益公堤淤泥质粘土基础段采取堤背加高加固方式,多处出现纵向裂缝,严重长江大堤安全.相关裂缝成因分析研究成果较少,目前尚无此类裂缝成因的定量研究成果,因而难以从根本上进行防治.通过开展典型堤段裂缝探槽,利用经验公式、有限元分析等理论与方法,模拟多种特定工况分析,探讨堤防裂缝的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堤基沉降固结量及沉降的时间效应问题,并将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该成果可
畜禽养殖生产产生大量粪污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沼气工程利用厌氧发酵处理畜禽粪污,同时产生大量集中的沼液,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分级过滤的微灌装置专门用于沼液灌溉,该装置包括沼液过滤池、沉淀池、污水泵、灌溉管路、过滤箱、清水池、清水泵、阀门、注肥器、肥料罐、灌溉支管和灌水器等,沼液过滤池有可更换不同目数的不锈钢网对沼液进行初步过滤,过滤箱内三层等体积的石英砂层、火山石层和粗砂
灌区信息化建设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结合“信息化资源整合与共享”建设要求,在灌区水利信息化资源梳理的基础上,根据兵团大中型灌区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为兵团大中型灌区信息化发展建立总体信息化框架体系,通过灌区信息化资源整合、统筹共建以及必要的业务及数据存储的补充,优化灌区信息化资源配置,建成大中型灌区信息化综合管理体系,并逐步实现集中部署,多级应用的信息化部署应用体系.
陈山口水文站两闸泄流不仅受两闸开启情况影响,还受庞口闸节制.近年来三闸联合运用频繁,闸门开启情况经常变化,致使水位~流量关系更加紊乱.一般情况下,陈山口两闸主要运用在伏汛期间,该时期气温较高,两闸流量测验断面处水草遍布,断面各垂线平均流速较畅流情况下显著偏小.东平湖湖区水面广阔,正常天气湖面平静,但在汛期测报期间,特殊气象时常发生,直接影响两闸泄流.陈山口两闸东西向建设,北风较大时,闸上水位偏低,
以宿迁市骆马湖新源水源地为例,结合水源地现状情况,提出应急备用方案.通过需水量预测分析、供水能力符合性分析,新源自来水厂以“城市清水互通+地下水源井”作为应急备用水源,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城市湖库型水源地应急备用方案提供参考.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较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常规水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的用水需求,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己成为必然趋势,但非常规水资源在利用中还存在研发滞后、技术设施不完备、标准体系不完善、缺乏扶持鼓励政策和统一规划等问题,需要在后续利用过程中通过增加科研投入、完善标准体系、制定有关规划、增加优惠政策和完善设施设备等对策解决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流域水资源调度是城市用水的重点规划内容,控制着城市发展的命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相关学者愈发重视流域水资源调度方法的研究,并致力于研究出更为稳定、安全且可靠的调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只注重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如今专家学者更注重从生态环境保护出发,提出生态优先的水资源调度方案,以生态修复为原则的水资源调度可以有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提出基于生态修复的流域水资源调度管理方
基于江西省、湖南省4248个观测值,运用双重差分法对鄱阳湖流域生态补偿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江西省出台的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显著提升了水质,生态补偿政策对水质提升效果显著;上游区域水质高于下游,行政区面积越小的流域所属地水质情况越好,人均GDP高的地区流域水质较差.同时发现,人口经济活动弱的区域政策实施效果较强.
单退圩是1998年洪水之后国家整治江湖的有力措施,己成为鄱阳湖防洪体系的一部分.2020年,鄱阳湖再次发生超历史记录洪水,单退圩首次运用并发挥了明显防洪效益.通过回顾设立背景,分析本轮洪水特点,总结应对实践成效,也暴露出单退圩是历史的产物,存在法律地位不清、管理制度不明、工程质量不佳、蓄排难度较大等弊端.下一步应将单退圩纳为蓄滞洪区管理并完善补偿制度,新增蓄洪圩堤范围并优化运用方案,确保洪水蓄得进
疏勒河灌区地处西北干旱地区,经济欠发达,土地开发过度,水资源承载能力不足,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建设节水型现代化灌区,其基础是改造灌区供水工程,提高渠系利用率;核心是加强水权管理,推行水权制度和差别水价;措施是采取渠系防渗、节水灌溉、物种改良、土壤排碱等节水增产技术,降低亩均灌溉定额,提高水的利用率和单方水的产出率.实践证明,建设现代化灌区,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保证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在西北